交換機工作原理


原標題:交換機工作原理
交換機是一種用于電(光)信號轉發的網絡設備,它能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以下從基本概念、工作過程、關鍵技術等方面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
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部分三層交換機可工作在網絡層),它通過學習網絡中設備的MAC(媒體訪問控制)地址來建立和維護一個MAC地址表,從而實現數據的精準轉發。MAC地址是網絡設備的唯一硬件標識,就像設備的身份證號。
工作過程
1. MAC地址學習
當交換機啟動時,它的MAC地址表是空的。當有數據幀進入交換機的某個端口時,交換機會檢查數據幀的源MAC地址和進入的端口號,并將它們記錄到MAC地址表中。例如,一臺主機A(MAC地址為00-11-22-33-44-55)通過交換機的1號端口發送數據,交換機就會將主機A的MAC地址和1號端口對應起來,記錄到MAC地址表中。
后續如果有其他數據幀從該端口進入,且源MAC地址已存在于地址表中,交換機就會更新該地址對應的端口信息(如果端口有變化)或保持記錄不變;如果源MAC地址不存在于地址表中,就會新增一條記錄。
2. 數據幀轉發
單播轉發:當交換機收到一個數據幀時,它會檢查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并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該地址對應的端口。如果找到匹配的端口,且該端口不是數據幀進入的端口,交換機就會將數據幀從對應的端口轉發出去,實現點對點的通信。例如,主機B(MAC地址為00-66-77-88-99-00)要給主機A發送數據,交換機在MAC地址表中查到主機A的MAC地址對應的端口是1號端口,就會將數據幀從1號端口轉發給主機A。
廣播轉發:如果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是廣播地址(如FF-FF-FF-FF-FF-FF),或者交換機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目的MAC地址對應的端口,就會將數據幀從除了進入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轉發出去,這種轉發方式稱為泛洪。例如,主機C要給網絡中的所有設備發送一條通知,它發送的數據幀目的MAC地址是廣播地址,交換機收到后會將該數據幀從除了進入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轉發出去,網絡中的其他設備都能收到這條通知。
組播轉發:對于組播數據幀,交換機會根據組播地址表進行轉發。組播地址表記錄了組播地址和對應的端口集合,當收到組播數據幀時,交換機會將數據幀從組播地址表中對應的端口集合轉發出去。
3. 避免環路
在復雜的網絡中,可能會存在環路,導致數據幀在網絡中無限循環轉發,造成網絡擁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交換機采用了生成樹協議(STP)等機制。
生成樹協議通過阻塞某些端口來打破網絡中的環路,同時保留一條或多條備份路徑。當主路徑出現故障時,備份路徑可以迅速啟用,保證網絡的連通性。例如,在一個有環路的網絡中,生成樹協議會計算出一條無環的路徑,并將其他可能導致環路的端口阻塞,當主路徑上的某個鏈路出現故障時,被阻塞的端口會重新啟用,恢復網絡的連通性。
關鍵技術
1. 存儲轉發技術
交換機在接收到完整的數據幀后,會先對數據幀進行校驗,檢查數據幀是否有錯誤。如果數據幀正確,就根據目的MAC地址進行轉發;如果數據幀有錯誤,就丟棄該數據幀。這種技術可以保證轉發的數據幀的準確性,但會增加一定的轉發延遲。
2. 直通轉發技術
交換機在接收到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后,就立即根據目的MAC地址進行轉發,而不需要等待接收到完整的數據幀。這種技術的轉發延遲較小,但可能會轉發一些錯誤的數據幀,因為它沒有對數據幀進行完整性校驗。
3. 無碎片轉發技術
這是存儲轉發技術和直通轉發技術的一種折中方案。交換機在接收到數據幀的前64字節后,就進行轉發。因為大多數網絡錯誤都發生在數據幀的前64字節中,所以這種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轉發的數據幀的準確性,同時轉發延遲也比存儲轉發技術小。
不同類型交換機工作原理特點
類型 | 工作層次 | 工作原理特點 | 適用場景 |
---|---|---|---|
二層交換機 | 數據鏈路層 | 主要基于MAC地址進行數據幀的轉發,通過MAC地址表實現精準轉發和廣播泛洪等操作,一般采用存儲轉發、直通轉發或無碎片轉發技術 | 小型局域網,如企業辦公室網絡、學校機房網絡等,用于連接同一網段內的設備,實現設備之間的快速通信 |
三層交換機 | 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 | 除了具備二層交換機的功能外,還能基于IP地址進行路由轉發。它通過硬件實現路由功能,轉發速度比傳統的路由器快,同時支持VLAN(虛擬局域網)間路由 | 中大型企業網絡、數據中心等,需要劃分多個VLAN并進行VLAN間通信的場景,能夠提高網絡的性能和靈活性 |
四層交換機 | 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和傳輸層 | 在三層交換機的基礎上,還能根據傳輸層的端口號進行數據轉發。它可以實現負載均衡、會話保持等功能,將不同的網絡請求分配到不同的服務器上 | 大型網站、數據中心等對網絡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極高的場景,能夠優化網絡資源的利用,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和響應速度 |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