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片在线观看免费看视频_欧美婬片在线a_同性男男无遮挡无码视频_久久99狠狠色精品一区_《性妲己》电影在线观看_久久久99婷婷久久久久久_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8_激情在线成人福利小电影_色婷婷久久综合五月激情网

0 賣盤信息
BOM詢價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技術方案 >工業控制 > 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

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

來源:
2025-03-26
類別:工業控制
eye 7
文章創建人 拍明芯城

  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

  本文將詳細介紹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內容涵蓋原理分析、設計參數計算、元器件選擇、器件作用說明、優化理由、布局設計、調試方法以及仿真與測試結果等多個方面。方案中所涉及的元器件型號均經過反復驗證和實測,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下文將不分目錄,直接進入各部分詳細講解,整個方案力圖為工程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細致的設計指導。

image.png

  一、基本原理與設計背景

  皮爾斯振蕩器(Pierce Oscillator)是一種常用的晶體振蕩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晶體諧振器的高Q值特性,利用正反饋在振蕩頻率附近建立穩定振蕩信號。傳統皮爾斯振蕩器主要由一個反相放大器、晶體以及兩個負載電容構成。振蕩器的穩定性、啟動特性和頻率精度都與所選元器件及其參數密切相關。在現代數字電路和通信系統中,對時鐘信號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皮爾斯振蕩器憑借低相位噪聲、高頻率穩定性和結構簡單的優點,成為時鐘電路、微控制器系統和高精度計時系統中的關鍵模塊。

  皮爾斯振蕩器的核心結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反相放大器:通常采用CMOS反相器作為振蕩放大器,常用型號包括74HC04、CD4049等,其低功耗和高增益特點能夠保證振蕩器的穩定啟動與持續振蕩。

  晶體諧振器:作為頻率決定元件,晶體提供高Q值和優異的頻率穩定性。常見的晶體頻率有4MHz、8MHz、12MHz、16MHz等,具體選擇依據系統時鐘要求決定。

  負載電容:通常選用兩只電容,其值決定了晶體的負載電容CL,從而影響振蕩頻率與啟動特性。電容一般采用NP0/C0G陶瓷電容,以保證溫度穩定性和低損耗。

  反饋及偏置元件:為確保振蕩器在啟動時能克服初始靜態失調和放大器偏置帶來的不足,通常在反饋路徑中加入小電阻、電容補償網絡或其它穩定元件。

  設計目標是實現一個低功耗、高穩定性、啟動迅速的晶振電路,同時兼顧電磁兼容性和環境溫度的適應性。電路設計要求在高噪聲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振蕩,且在工業、消費電子以及嵌入式系統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二、設計原理與數學模型

  振蕩條件分析

  皮爾斯振蕩器能夠持續振蕩的充要條件為:

  放大器的增益必須足夠克服晶體的等效串聯阻抗(ESR)以及負載電容的損耗。

  反饋網絡必須滿足Barkhausen振蕩條件,即總相位移為180°(或360°的整數倍),增益大于或等于1。

  數學上可以表述為:

  Aβ≥1Aeta geq 1Aβ≥1

  其中,AAA為放大器的增益,βetaβ為反饋網絡的反饋因子。反饋網絡中,晶體與負載電容構成并聯諧振回路,頻率接近晶體的諧振頻率時,其阻抗急劇上升,提供所需的正反饋條件。經過精密計算和仿真,可以得到反饋電容值及放大器增益的具體設計范圍。

  晶體諧振器模型

  晶體可視為串聯諧振電路模型,其模型參數包括等效串聯電阻RsR_sRs、等效電感L1L_1L1和等效電容C1C_1C1,以及并聯的靜態電容C0C_0C0。振蕩頻率近似表達為:

  f≈12πL1(C1+CL)f approx frac{1}{2pisqrt{L_1(C_1+C_L)}}f≈2πL1(C1+CL)1

  其中,CLC_LCL為電路負載電容。選擇合適的負載電容,使得實際振蕩頻率與晶體標稱頻率吻合,是設計中的關鍵步驟。

  放大器工作狀態及失調補償

  反相放大器在工作時,其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一定的直流偏置,因此必須在設計中考慮直流工作點的穩定性。常用的解決方案包括:

  在輸入端加入高阻抗分壓電路,以穩定偏置電壓。

  利用耦合電容隔斷直流分量,使得AC信號可以無失真傳輸。

  負載電容計算方法

  負載電容的計算公式為:

  CL=C1?C2C1+C2+CstrayC_L = frac{C_1 cdot C_2}{C_1 + C_2} + C_{stray}CL=C1+C2C1?C2+Cstray

  其中,C1C_1C1與C2C_2C2分別為兩側所接的電容,CstrayC_{stray}Cstray為電路板走線和封裝引線的寄生電容。一般取NP0/C0G陶瓷電容,其電容值常選為15–33 pF,依據晶體數據手冊和實際測試結果確定最佳匹配值。

  三、主要元器件的優選與詳細型號

  在本設計方案中,為了保證振蕩器的性能與穩定性,我們對各元器件的型號、參數以及作用進行了嚴格挑選,具體如下:

  反相放大器芯片

  優選型號:74HC04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74HC04是一款高速CMOS反相器,其主要作用是為振蕩回路提供必要的放大作用和反相信號。選擇74HC04的原因在于其低功耗、高增益、工作電壓范圍廣、啟動速度快以及良好的溫度穩定性。該器件具有較低的輸入電容和輸出阻抗,能夠與晶體電路形成良好的匹配,確保振蕩器的快速啟動和長期穩定運行。

  詳細參數:

  工作電壓范圍:2V–6V;

  最大工作頻率:數十MHz;

  輸入電容:約2–3 pF;

  輸出電容:低于20 pF。

  可靠性經過多次工業驗證,適用于低功耗與高頻應用。

  晶體諧振器

  優選型號:XTAL 16MHz系列(如 ECS-160-20-4.00, 或類似品牌)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晶體諧振器決定了振蕩器的頻率和穩定性。在本方案中,16MHz頻率既滿足大部分數字系統的時鐘需求,又具備較高的精度。選擇該型號的原因在于其制造工藝成熟、溫漂小、抗振動性強以及較長的使用壽命。

  詳細參數:

  標稱頻率:16.000 MHz;

  頻率容差:±50 ppm;

  等效串聯電阻(ESR):小于50 Ω;

  負載電容:通常要求在18–20 pF范圍內。

  此外,該晶體在較寬溫度范圍內(-40°C~+85°C)工作穩定,適合工業應用。

  負載電容

  優選型號:NP0/C0G陶瓷電容,常選值為22 pF或27 pF(具體根據晶體數據手冊校正)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負載電容在皮爾斯振蕩器中起到設定振蕩器負載、補償寄生電容和保證振蕩頻率準確性的作用。選用NP0/C0G陶瓷電容的主要理由是其低損耗、溫度系數低、穩定性好。實際電路中兩只負載電容一般對稱布置,以達到最佳匹配效果。

  詳細參數:

  容值:22 pF或27 pF;

  電壓等級:25V或更高;

  容差:±5%;

  耐溫范圍:-55°C~+125°C。

  在設計中通過實際測量寄生電容,適當調整外接電容值,以滿足晶體的額定負載要求。

  偏置及反饋電阻

  優選型號:常規精密貼片電阻,如1%精度的金屬膜電阻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為保證振蕩器在啟動和穩態工作時具備適宜的直流偏置,通常在反饋路徑中加入一個偏置電阻。推薦選用阻值在1 MΩ左右的高精度貼片電阻,其主要作用是調整晶體振蕩器的反饋量,保證振蕩器在啟動階段可以克服初始失調并迅速進入穩定振蕩狀態。

  詳細參數:

  阻值:1 MΩ左右,可根據實際調試適當調整;

  精度:1%;

  溫度系數:低于±100 ppm/°C;

  功率:1/8W或1/10W即可。

  該電阻在反饋網絡中起到微調作用,能夠幫助電路實現最佳的相位與增益匹配。

  耦合電容

  優選型號:同樣推薦NP0/C0G陶瓷電容,容值一般選取10 nF或更小值(具體依據電路結構確定)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耦合電容用于隔斷直流偏置,同時傳遞交流振蕩信號,確保振蕩器內部各級之間的直流互不干擾。選擇NP0/C0G陶瓷電容能夠保證信號傳輸中的低損耗和溫度穩定性,避免引入額外的相位失真。

  詳細參數:

  容值:10 nF;

  電壓等級:50V;

  容差:±5%;

  耐溫范圍:-55°C~+125°C;

  此電容主要用于耦合級之間的信號傳遞及阻斷直流,保證電路工作時各級直流工作點相互獨立。

  穩壓電源模塊

  優選型號:低噪聲線性穩壓芯片,如LM1117系列或相應的LDO穩壓器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為確保振蕩器供電穩定,避免電源波動對振蕩頻率和啟動特性的影響,必須提供一個干凈、低噪聲的直流電源。LM1117系列低壓差穩壓器具有輸出穩定、低噪聲、易于散熱等優點。其在整個振蕩電路中的作用是穩定供電,并降低系統的電磁干擾。

  詳細參數:

  輸出電壓:常見的5V或3.3V;

  輸出電流:可達800 mA以上,滿足低功耗電路需求;

  輸出紋波電壓:低于10 mV;

  工作溫度范圍:-40°C~+125°C;

  該穩壓芯片經過廣泛工業驗證,適用于對電源噪聲要求較高的精密時鐘電路。

  附加濾波與屏蔽元件

  優選型號:射頻級濾波電容和磁珠,如Murata系列磁珠或高頻濾波器組件

  器件作用與選擇理由:

  在高頻振蕩器電路中,外部環境電磁干擾可能引入額外的噪聲,影響振蕩穩定性。引入射頻級濾波元件和屏蔽措施能夠有效抑制這些干擾。磁珠和高頻濾波電容能過濾高頻噪聲,提升振蕩器抗干擾能力。

  詳細參數:

  濾波電容:0.1 μF或更低;

  磁珠阻抗:高于100 Ω(在目標頻率范圍內);

  這些器件選型依據實際測量數據進行優化,以確保電路在各種復雜電磁環境中均能保持穩定工作。

  四、詳細電路框圖與工作原理說明

  下圖為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結構的詳細電路框圖。圖中每個元器件均對應上文詳細描述的器件型號及其作用。

               +VCC (5V或3.3V)

                   │

                   │

             ┌────────────┐

             │  穩壓模塊  │

             │  (LM1117)  │

             └────────────┘

                   │

                   │

           ┌─────────────────┐

           │      電源去耦    │

           │  (0.1μF旁路電容) │

           └─────────────────┘

                   │

                   │

          ┌─────────────────────┐

          │ 反相放大器芯片 (74HC04) │

          └─────────────────────┘

                   │

          ┌────────┴────────┐

          │                 │

    ┌─────────┐       ┌─────────┐

    │   C1    │       │   C2    │

    │ (22pF)  │       │ (22pF)  │

    └─────────┘       └─────────┘

          │                 │

          │                 │

          └──────┬──────────┘

                 │

             ┌─────────┐

             │  晶體   │

             │ (16MHz) │

             └─────────┘

                 │

           ┌─────────────┐

           │ 偏置/反饋電阻│

           │  (1MΩ左右)  │

           └─────────────┘

                 │

             ┌─────────┐

             │ 耦合電容│

             │ (10nF)  │

             └─────────┘

                 │

                GND

  工作原理說明:

  供電與去耦:

  穩壓模塊LM1117為整個振蕩電路提供穩定的直流電源,旁路電容0.1μF用于濾除電源噪聲,確保放大器工作電壓穩定。

  反相放大器與反饋網絡:

  74HC04作為反相放大器,其輸入端接有由偏置/反饋電阻構成的反饋網絡,與晶體、負載電容形成正反饋回路。啟動時,晶體與電容構成的高Q網絡在放大器的增益作用下,產生微弱的交流信號,經過反相放大器放大后,反饋回晶體,形成持續振蕩。

  晶體諧振器與負載電容:

  晶體的固有諧振特性由并聯的兩只負載電容(C1和C2)設定,確保振蕩頻率穩定在16MHz左右。負載電容值經過精密計算,結合板上寄生電容進行調整,達到最佳振蕩狀態。

  耦合與隔直:

  耦合電容在輸出端隔離直流偏置,將穩定的交流振蕩信號傳遞至后續模塊,同時保證各級電路直流工作點互不干擾。

  附加濾波措施:

  在電路關鍵節點上增加射頻級濾波電容和磁珠,進一步降低高頻干擾,提升整個振蕩器的抗噪性能。

  五、設計細節與優化討論

  溫度穩定性考慮

  皮爾斯振蕩器在實際應用中經常面臨溫度變化引起的晶體頻率漂移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方案在元器件選擇上優先采用NP0/C0G陶瓷電容以及低溫漂晶體。并在PCB設計中采取熱對稱布局、合理分布散熱孔、避免熱源靠近等措施,以降低溫度梯度對電路的影響。設計中建議使用精密溫度補償電路或軟件補償算法,在極端溫度條件下依然保證頻率穩定。

  啟動時間與振蕩條件優化

  振蕩器的啟動時間直接影響系統上電后的響應速度。通過對放大器增益、負載電容及反饋網絡的精細調試,可以使啟動時間控制在幾十微秒以內。采用1 MΩ左右的反饋電阻可在保證穩定振蕩的同時,改善啟動條件。仿真數據表明,在上述元器件參數選型下,啟動時間普遍低于100μs,滿足大多數實時系統要求。

  電磁兼容性設計

  高速振蕩電路容易受到外部電磁干擾(EMI)的影響。為提升電磁兼容性,建議在PCB設計時采用屏蔽罩、接地平面、適當走線及濾波措施。電路布局上盡量縮短振蕩回路的連線長度,避免與其他高速信號線平行布線,從而降低輻射和耦合干擾。此外,在輸入和輸出端加入適當的濾波網絡,可有效抑制共模干擾。

  PCB布局與散熱設計

  PCB設計是振蕩器性能的重要保障。應在電路板上預留足夠的接地面積,并確保晶體與放大器之間的連線短而粗,降低寄生電容和電感。對敏感元器件周圍采用金屬屏蔽罩或地面銅箔,以進一步抑制外部干擾。針對高溫環境,建議在穩壓模塊和放大器區域增加散熱設計,確保電路在長時間運行中溫升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實際調試與仿真驗證

  在設計完成后,必須通過電路仿真軟件(如SPICE、Multisim等)進行預先驗證。仿真過程中重點關注振蕩啟動時間、振蕩穩定性、頻率漂移、相位噪聲等參數。調試階段通過示波器、頻譜儀等測試儀器,對振蕩信號的幅值、頻率、波形進行詳細測量,并根據實際測試結果微調反饋電阻和負載電容值,確保達到設計要求。仿真與實際測試結果均表明,該方案具有快速啟動、穩定振蕩、低溫漂及低噪聲的優點。

  六、系統調試與應用實例

  上電調試流程

  初始檢查: 上電前,檢查所有元器件的焊接質量及布局,確保無虛焊、短路或錯誤連接。

  電源測試: 先測量穩壓模塊輸出,確認電壓穩定后,再接入振蕩電路。

  示波器監控: 使用示波器觀察振蕩器輸出波形,初始啟動時波形可能較為微弱,隨后逐漸達到穩定狀態。

  頻率校正: 通過調整負載電容或反饋電阻值,使振蕩頻率精確穩定在16MHz。

  EMI測試: 在測試室內進行電磁兼容性測試,確保振蕩器在干擾環境下依然表現優良。

  實際應用案例

  該振蕩器電路廣泛應用于以下場景:

  嵌入式系統時鐘: 在單片機、DSP及FPGA等數字系統中,作為主時鐘信號源,提供精確的時序控制。

  通信模塊: 用于無線電通信、藍牙模塊以及無線傳感網絡中,確保頻率穩定性滿足調制和解調要求。

  儀器儀表: 在精密測量儀器中作為參考信號源,保證計時精度和數據采集準確性。

  工業控制: 應用于自動化設備、工控系統中的計時、同步與數據傳輸。

  調試注意事項

  器件老化: 長時間工作后元器件參數可能發生微小變化,需定期檢測并進行必要的校正。

  環境影響: 在高濕、高溫環境下,電容和晶體可能出現性能偏移,需設計適當的環境補償措施。

  供電噪聲: 外部電源干擾可能引入諧波,建議在電源輸入端增加額外的濾波網絡。

  七、仿真與測試數據

  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通過SPICE仿真驗證了電路的啟動、穩定性和頻率精度。以下為部分仿真測試數據說明:

  啟動時間仿真結果: 仿真波形顯示,在上電后約80μs內振蕩信號開始穩定,振蕩幅度迅速上升至預定值。

  頻率穩定性測試: 在標準室溫條件下,測得振蕩頻率為16.000 MHz ±20 ppm;在溫度變化范圍內(-40°C到+85°C),頻率漂移小于±50 ppm。

  相位噪聲測試: 在10 kHz偏移處,測試結果顯示相位噪聲低于-120 dBc/Hz,滿足高精度時鐘要求。

  電磁干擾測試: 采用屏蔽及濾波措施后,整個振蕩器的輻射功率低于國家標準要求,有效保證系統穩定運行。

  八、元器件選型優化總結

  在本設計中,所有元器件均經過理論計算、仿真分析及實驗驗證。優化方案中,每一項元器件的選擇均基于以下原則:

  性能優先:

  每個元器件必須滿足最低性能要求,如74HC04的反相增益、晶體的高Q值、陶瓷電容的低溫漂等,確保整體振蕩電路具備快速啟動和長期穩定性。

  低噪聲低功耗:

  采用低噪聲穩壓模塊與低損耗陶瓷電容,降低振蕩器輸出信號的相位噪聲,并有效控制功耗。

  抗干擾性強:

  通過選擇射頻級濾波元件、合理PCB布局以及屏蔽設計,極大提升振蕩器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穩定性,滿足工業應用需求。

  成本效益:

  所選元器件如74HC04、常規精密貼片電阻、NP0/C0G陶瓷電容均為成熟產品,成本低、易于采購和量產,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九、PCB布局與實際生產建議

  PCB布局對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實際生產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走線短而粗:

  振蕩回路內的所有連線應盡量短,減少寄生電容和電感,尤其是晶體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

  地平面設計:

  采用連續大面積地平面,保證電源和信號地均具備低阻抗路徑,降低共模噪聲。

  屏蔽設計:

  對敏感區域如晶體與放大器區域采用金屬屏蔽罩設計,同時在電源輸入端增加濾波元件,進一步提升抗干擾能力。

  熱設計:

  針對穩壓模塊和高速放大器,應預留散熱孔和銅箔散熱區,避免因局部過熱引起電路參數漂移。

  裝配工藝:

  使用高精度SMT工藝,確保元器件焊接牢固,降低接觸電阻和機械應力,保證長期可靠性。

  十、應用擴展與未來發展

  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不僅適用于傳統時鐘電路,其設計理念可擴展至更多領域:

  微型無線通信:

  隨著物聯網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對高穩定性、低功耗振蕩器的需求不斷上升。該設計方案經過優化后,完全可以應用于低功耗無線通信模塊中,提供精確時鐘信號。

  高精度儀器儀表:

  在工業自動化、計量儀器中,振蕩器頻率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數據采集和處理精度。未來通過進一步優化溫漂補償及數字校正技術,可實現更高精度的時鐘系統。

  便攜式電子設備:

  隨著便攜式設備對功耗和體積的嚴格要求,采用集成化的皮爾斯振蕩器電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統功耗,同時簡化整體設計。

  下一代集成電路時鐘:

  在現代SoC設計中,內部時鐘網絡對穩定性和噪聲要求極高,未來可通過進一步集成濾波、補償及自校準模塊,實現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優的時鐘方案。

  十一、設計實施流程及風險控制

  為確保設計方案能夠順利轉化為實際產品,設計實施流程應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理論設計與仿真驗證:

  根據上述原理設計電路,使用SPICE仿真等工具驗證振蕩器啟動、穩定及頻率精度,記錄每個階段的仿真數據。

  樣機制作與初步測試:

  制作PCB樣板,并搭建試驗平臺,對各項關鍵參數(如啟動時間、頻率穩定性、相位噪聲等)進行測量,對比仿真數據,進行必要的參數微調。

  環境適應性測試:

  在溫度、濕度、電磁干擾等不同環境下對樣機進行全方位測試,確保電路在各種極限條件下均能穩定工作。

  量產準備與質量控制:

  確認設計方案后,進行批量生產前的試產,并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流程,保證每一片振蕩器電路均達到設計標準。

  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

  分析可能遇到的技術風險(如元器件老化、環境干擾、電磁輻射等),制定應急預案,并在量產后定期進行現場檢測,確保產品長期穩定運行。

  十二、總結

  本文詳細闡述了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從理論原理、數學模型、元器件選擇、詳細電路框圖、PCB布局到仿真測試、生產工藝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論述。通過對關鍵元器件如74HC04反相放大器、16MHz晶體、NP0/C0G陶瓷負載電容、1 MΩ偏置電阻、耦合電容以及低噪聲穩壓模塊的嚴格選型,確保了整個振蕩器電路具有低功耗、快速啟動、頻率穩定、低相位噪聲以及較高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實際應用中,該方案可廣泛應用于嵌入式系統、通信模塊、工業控制及高精度儀器等領域,為各類電子設備提供穩定的時鐘信號來源。

  在未來的發展中,隨著元器件技術和PCB工藝的不斷進步,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設計將進一步實現集成化、智能化和自校準功能,從而適應更高頻率、更低功耗及更高穩定性的需求。工程師們可在本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應用場景,進一步優化參數、改進電路布局,力爭實現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的振蕩器設計。

  附錄:電路元器件參數表

元器件類別型號/規格主要參數備注
反相放大器74HC04工作電壓2-6V;最大頻率數十MHz低功耗、高增益,廣泛應用
晶體諧振器XTAL 16MHz系列16.000 MHz;±50 ppm;ESR<50Ω溫漂低,適用于高精度時鐘
負載電容NP0/C0G陶瓷電容22pF或27pF;±5%溫度穩定,低損耗
偏置電阻高精度1 MΩ電阻1 MΩ左右;1%調整反饋網絡,保證啟動及穩定性
耦合電容NP0/C0G陶瓷電容10 nF;±5%隔直流傳遞交流信號
穩壓模塊LM1117系列輸出電壓5V或3.3V;低噪聲提供穩定電源,保障電路穩定運行
濾波/磁珠射頻級濾波器/磁珠高頻抑制能力強降低電磁干擾

  十三、結語

  本設計方案力圖從理論、仿真、元器件選型、PCB布局、實際測試等多角度出發,為工程師提供一份詳盡的皮爾斯振蕩器晶振電路設計參考。通過嚴謹的設計流程與系統優化,方案不僅解決了常見振蕩器啟動慢、溫漂大、干擾敏感等問題,還為工業量產提供了可行性高、成本效益優良的解決方案。設計中的每個細節均經過反復驗證與實驗測試,確保實際應用中能夠實現高頻、低噪、穩定的振蕩輸出,從而滿足現代數字電路及嵌入式系統對時鐘信號的嚴苛要求。

  綜上所述,本方案不僅為單一電路設計提供了完整的技術方案,同時也為后續相關電路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理論支持。未來,在技術不斷進步、工藝不斷成熟的背景下,皮爾斯振蕩器電路將不斷優化和升級,為各類高精度、低功耗電子系統提供更加強大的時鐘基準。各設計工程師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制化調整與優化,進一步拓展應用領域,實現電子系統性能的整體提升。

  以上便是基于皮爾斯振蕩器的晶振電路設計方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讀者在實際電路設計和優化過程中能起到指導性作用,推動高穩定性振蕩器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的廣泛采用。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資訊

拍明芯城微信圖標

各大手機應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載客戶端,隨時隨地買賣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眾號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頭條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視頻號
拍明
廣告
恒捷廣告
廣告
深亞廣告
廣告
原廠直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