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之貫穿式尾燈方案淺析


貫穿式尾燈在越來越多的車輛設計中被運用,既可以讓車體看上去更加寬大和奢華,也讓車輛在夜間行駛中更加醒目和安全。但貫穿式的車燈模組由于長度較長,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要求更高。小米SU7就搭載了貫穿式光環尾燈,以360顆超紅光LED組成漸層式動感光帶,動態燈效在夜間車流中優雅醒目,該尾燈中使用的控制模塊來自朗恩斯。

圖1、小米SU7的貫穿式光環尾燈
汽車尾部的燈組是車輛燈光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轉向燈、位置燈(霧燈、造型燈)、制動燈(剎車燈、倒車燈、停車燈)組成。貫穿式尾燈屬于信號燈,用于提醒周圍車輛和行人,本車即將要發生的駕駛意圖,包括轉彎、剎車、駐車等,同時車身上的各種造型也可作為汽車身份的一種標識,工作電流一般小于100mA。車后組合燈有這些高階功能:增強型停車燈、尾燈、轉向燈是動態的分段式燈光信號,創新的車燈造型可實現以光束打造品牌、迎賓、動畫等效果,可驅動單串、多串LED燈珠,更高能效,更少損耗,并含安全診斷功能。圖2是常見的貫穿式尾燈方案框圖:
左右固定側分別使用一顆MCU,用于控制固定側的轉向燈(黃色)、位置燈和制動燈。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車廠會將位置燈和制動燈進行復用(紅色),通過配置LED驅動實現不同的電流進行功能區分。
移動側一般使用一顆MCU,用于控制轉向燈、貫穿式位置燈和制動燈。
三顆MCU通過CAN總線或者LIN總線,進行車燈效果的同步,以及與車身其它ECU節點的通信。

圖2、貫穿式尾燈方案框圖
從圖2框圖,我們可以明確知道貫穿式尾燈方案用到的芯片主要有以下四種:主控芯片、電源芯片、驅動芯片和通信芯片。根據“Auto FAE進階之路”的資料整理,我們進行了適當的補充。1、主控芯片通常選用ARM Cortex M0內核的MCU,外圍接口最低的配置需求是一路CAN,一路LIN,一路UART,1路ADC,存儲需要128K Flash。如果車廠需要信息安全或者功能安全,MCU就需要加密模塊、功能安全認證。如果車廠要求上AutoSAR平臺,Flash就需要512K到1MB。常見的尾燈方案中使用的MCU品牌有恩智浦、智芯、云途、杰發、兆易創新、中微半導體等。

圖3、常見MCU資源表
汽車尾燈MCU使用最多的是恩智浦的S32K1系列,前兩年因為供應緊張,客戶都將主控型號集中為S32K144(100pin)。但是從匹配需求的角度來看,S32K116就能夠滿足。還有英飛凌的TLE9842,TLE984x 產品系列集成了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內核以及繼電器驅動器、高邊開關,LIN 收發器和電源系統。智己L7尾燈采用了7顆英飛凌的SAK-TC233LP-16F200F AC,32bit MCU,用來控制燈板上的LED driver來實現不同的動畫效果。

圖4、智己L7尾燈
國產MCU使用比較多的是智芯、杰發,杰發的AC78013量產最早,但是前兩年供貨緊張,很多客戶更換成了智芯的Z20K11x系列。最近也有一些客戶在使用云途的YTM32B1L系列,云途的代碼生成工具,軟件庫等配套生態鏈相對做得更完善些。中微半導體的MCU之前在西南地區使用的客戶比較多,華東地區目前也有少量客戶在使用。兆易創新的工業級MCU是國產龍頭,但是布局車規MCU較晚,導致使用GD32A503的客戶不是太多。
國產MCU還有一家客戶選用率較高的是芯旺微的KF32A1xx系列,但是因為他的內核不是ARM核,而是基于自研的KF32內核架構,很多客戶對于他后續的roadmap存在擔憂。
其他MCU布局了汽車尾燈應用:
1.1、矽力杰B系列MCU,對其中的D flash容量作了升級,總flash容量相比同等規格競品有不小的提升,例如SA32B16的總flash容量實際達到640KB,同系列的其他產品亦是如此。
1.2、芯海科技的CS32F116Q,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內核的通用車規MCU,滿足AEC-Q100認證的要求。
1.3、極海半導體的G32A1445,不但滿足車規要求,同時支持傳統三路尾燈顯示和貫穿式流水顯示,更具高辨識度、高可靠性。
1.4、旗芯微的FC7300,FC7300系列含有FC7300F8MDT、FC7300F4MDD、FC7300F4MDS 3種產品家族,且均可對標英飛凌的TC家族控制器。
1.5、琪埔維的XL6601,同時滿足AEC-Q100汽車可靠性標準和IOS26262汽車功能安全標準的車規級MCU芯片。支持多種通訊接口,例如CAN、LIN、UART、I2C、SPI等,還支持64、80、100 LQFP等多種封裝形式,符合車用高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
1.6、賽騰微電子的ASM87F0812T16CIT,一款針對汽車LED尾燈控制開發的高性能專用MCU,該芯片選用通過ISO/TS16949認證的汽車級0.11um嵌入式閃存工藝制造,內置全溫全壓高精度(<±0.3%)時鐘振蕩器、邊緣捕獲PWM與高可靠的Data EEPROM等專用電路模塊等。
1.7、Microchip的PIC16F15344汽車級8位MCU, 另一款ATSAMHA1E14A集成了LIN收發器、ARM Cortex-M0+內核的MCU、LDO、PTC觸摸控制器,單芯片實現LIN BCM仿真功能。
汽車尾燈方案中見到的國產主控MCU還是比較多的,因為價格、供應以及技術支持力度都非常不錯,且芯片資源能滿足絕大部分的尾燈需求場景。2、電源芯片
DC DC用于將車身電池12V轉換到8V,用于給LED燈珠和LED驅動供電。
LDO用于將車身電池的12V轉換到5V,給MCU和CAN收發器供電。
2.1、BUCK芯片德州儀器在DCDC領域一直是領先的,大部分客戶都在用德州儀器的電源芯片,并且現在很多汽車客戶都轉為德州儀器直供客戶,價格和服務支持會更好。LM61460和LM62440現在屬于德州儀器主推的新物料;智己L7尾燈采用了3顆芯源的36V/3A降壓DCDC芯片MPQ4483和36V/6A降壓DCDC芯片MPQ4480;
芯源的MPQ442x系列之前在車載導航客戶用的非常多,MPQ4436因為EMC性能比較好,并且最高輸出能到6A;
亞德諾/美信的MAX20004,MAX20006在傳統的車燈方案用得比較多;Microchip的MIC28514汽車級高壓大電流DC-DC,輸入耐壓高達75V,輸出電流可達5A,支持軟啟動,用于給LED進行預降壓供電,從而降低線性LED驅動器上的發熱損耗。

圖5、常見BUCK芯片參數表總的來說,車規BUCK芯片還是進口占據主導地位,國產使用不多。2.2、LDO芯片常見的尾燈方案中使用的LDO品牌有德州儀器、羅姆、MPS、納芯微、思瑞浦、瓴芯等。智己L7尾燈采用了英飛凌的TLE42764GV和安森美的LDO芯片NCV4276C。

圖6、常見LDO參數表
LDO基本是150~300mA,封裝一般是SOT223和SOP8,國內車規LDO和進口的封裝基本一樣,大部分能pin2pin,對客戶來說替換比較容易。
3、驅動芯片貫穿式尾燈方案中,使用數量最多的芯片就是多通道LED驅動芯片,早期UART轉CAN的技術還沒有成熟時,客戶會選擇SPI或者IIC接口的LED驅動,現在因為UART轉CAN的接口技術成熟,并且可選品牌非常多,基本都是使用UART轉CAN接口的多通道LED驅動。市面上常見的UART轉CAN接口的LED驅動芯片,品牌主要有德州儀器、羅姆、艾爾默斯、英飛凌、納芯微、絡明芯、芯源、矽力杰和帝奧微等。整體的參數對比表格如下所示。

圖7、常見的LED驅動芯片
德州儀器用得最多的是TPS92910,是一顆40V耐壓、12路輸出通道(每通道最高75mA),支持開短路診斷的高邊驅動方式的線性恒流LED驅動。目前隨著貫穿式尾燈使用的LED增多,以及ISD等方案的興起,TPS929240經常被應用。智己L7尾燈采用了50顆德州儀器的48通道LED Driver芯片TLC6C5748-Q1、TLC5955。
羅姆的BD18333,相比上一代BD18331,完善了開短路診斷功能,支持24通道輸出。
艾爾默斯的E522.49,相比TPS92910通道數更多,單通道電流更高,內部集成了裁剪版的CAN收發器。如果MCU和LED驅動的板間連線超過50cm,推薦E522.94,內部集成了完整的CAN FD收發器。如果客戶需要支持完整的CAN FD協議可以考慮使用E522.95。
納芯微的NSL21912,和TI的TPS929120是軟硬件兼容,同時修復了TPS929120在PWM占空比為0,通道使能打開時出現微亮的問題。但是耐壓只有20V,如果LED功率不高的格柵燈方案中使用會存在風險。上述表格中還列舉了TLD7002,MPQ7225,IS32LT3138,DIA82920等芯片,目前也有一些客戶在使用。
以下廠商也有推出LED驅動芯片:
3.1、聚積科技的MBI6353Q和MBI1841Q可用于貫穿式尾燈,MBI1841Q更內置控制模式,讓車尾燈可以實現不同的調光控制和燈效,如漸變、跑馬燈或閃爍等,讓車尾照明更具風格和個性,并提高整體能見度和道路安全性。3.2、Melexis的LED驅動芯片MLX81143,集成21顆LED恒流源,并可改進整個系統的電源管理;具有非常廣泛的調光范圍,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都能達到優異的亮度調節效果。MeLiBu?接口支持同時驅動車內多達3000個LED,提供動態安全警示并增強車輛與駕駛員之間的通信。
3.3、Onsemi的NCV7685作為線性LED驅動,具有12通道最大60mA線性恒流驅動能力,支持每個通道獨立PWM調光,具有LED故障檢測和反饋功能。通過I2C進行控制,可對I2C地址進行配置和編程。
3.4、元芯半導體的YX8265是一款可直驅氮化鎵的升降壓LED控制器,輸入輸出均支持到65V范圍,并集成高壓側的電流采樣,集成模擬電壓和PWM高精度調光,集成功能安全單元對LED開路和LED短路進行保護和報警,可完美支持汽車LED矩陣式前照燈ADB控制,尾燈流水燈控制,迎賓模式控制等高端智能車燈應用。
3.5、意法半導體的尾燈驅動產品L99LDLH32和L99LDLL16,通道數量多并集成特有的CAN-FD Light接口,可以構成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尾燈控制方式。
4、通信芯片
LIN收發器用于幾個主控MCU之間通信,或者和外部ECU進行通信。
CAN收發器的使用場景有兩部分:用于MCU和外部ECU的通信;用于MCU和LED燈驅的UART轉CAN通信。
CAN、LIN收發器的國產替換進程比較快,國產和進口品牌都有豐富的產品矩陣。
4.1、CAN收發器CAN收發器芯片品牌主要有恩智浦、德州儀器、英飛凌、安森美、芯力特、川土微、思瑞浦、納芯微等。智己L7尾燈采用了恩智浦的CAN收發器芯片TJA1042。芯力特是國內最早量產CAN收發器的廠家之一,SIT1051、SIT1042、SIT1043、SIT1044、SIT1145目前在網上都有對應的數據手冊和訂購渠道。川土微的CA-IF1051、CA-IF1042、CA-IF1043、CA-IF1044目前在網上都有資料。思瑞浦的TPT1051、TPT1042、TPT1043、TPT1044、TPT1145目前都已經量產,并且大部分產品的CAN引腳耐壓能夠做到±70V和通過德國C&S兼容性認證。納芯微的車規CAN收發器量產較早,但是因為供應原因,沒能抓住前兩年國產替換的窗口。現在CAN收發器的價格競爭激烈,再想要獲取份額還是有些難度的。
4.2、LIN收發器LIN收發器芯片品牌主要有恩智浦、德州儀器、英飛凌、安森美、微芯、芯力特、川土微、思瑞浦、納芯微、絡明芯。恩智浦是全球領頭羊,國產量產芯片基本都是對標恩智浦的TJA1021,少數廠家有在做對標TJA1028的產品。絡明芯這一家量產了對標TJA1028的LIN SBC芯片,型號為IS32IO1028。
微芯的ATA663254汽車級LIN收發器,集成了85mA LDO,可以直接為MCU供電,無需額外增加LDO。英迪芯微的第一代集成LIN收發器的尾燈芯片已經在大眾為首的一些廠家已經實現量產,第二代集成CAN收發器的尾燈Stream G0芯片已經開始送樣階段。
例如英迪芯微的iND83220,集成CAN PHY的多通道LED恒流源,其集成了高達27路恒流源,每路恒流源可以支持最大60mA,同時集成ARM M0內核,可單片實現顏色校準算法處理、電源管理、GPIO控制、LED驅動等功能,還采用16 bit的PWM控制,并集成PN節電壓檢測電路,既可支持RGB驅動+混色控制,也可以支持單色LED驅動。貫穿式尾燈還需要內置大量燈珠,通常使用LED或OLED燈珠等,燈珠原廠有艾邁斯歐司朗、CREE、晶科、鴻利智匯、翌光科技、偉方成、統明亮、艾笛森光電、弘凱光電、瑞豐光電、升譜光電、天成、宇亮光電、天電光電等。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芯片的選型及設計并非易事。拍明芯城是快速撮合的元器件交易平臺,過去數年已積累了海量極具優勢的芯片貨源。我們聚焦服務元器件長尾客戶群,讓每一家芯片原廠或分銷商的每一款芯片,在Design In、Design Win和流通中更高效,幫助工程師的方案選型、試樣及采購,為電子產業供需略盡綿薄之力。
元器件供需,歡迎常來 www.qoodd.com 看看。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