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的工作原理


閃存的工作原理可以清晰地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解釋:
閃存的基本結構與組成
定義:閃存(Flash Memory)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即使在斷電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存儲的數據不丟失。
組成:閃存主要由源極(Source)、漏極(Drain)、浮動柵(Float Gate)和控制柵(Control Gate)組成。浮動柵由氮化物夾在二氧化硅材料(Insulator)之間構成,形成一個雙柵極結構。
閃存的工作原理
寫入操作(Program):
在控制柵上施加正電壓,將電子(帶負電)吸入浮動柵中。
由于浮動柵上下的二氧化硅材料并不導電,這些電子被“囚禁”在浮動柵中,保持存儲狀態。
寫入操作完成后,閃存單元存儲的是“0”。
擦除操作(Erase):
在源極上施加正電壓,利用浮空柵與漏極之間的隧道效應,將注入到浮空柵的負電荷吸引到源極。
排空浮動柵中的電子,使閃存單元回到初始狀態。
擦除操作完成后,讀取的狀態是“1”。
讀取操作(Read):
通過檢測浮動柵中是否存儲有電子來判斷存儲的是“0”還是“1”。
讀取操作不會對閃存單元的數據產生影響。
閃存的技術特點
高性能:與傳統的機械磁盤相比,閃存具有更高的讀寫速度。
非易失性:即使斷電,閃存中的數據也不會丟失。
寫入次數有限:NAND型閃存顆粒的寫入次數是有限的,需要避免頻繁的擦寫操作。
溫度敏感:閃存對溫度敏感,過高的溫度可能會影響其性能和壽命。
總結
閃存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獨特的雙柵極結構和電荷存儲機制。通過控制柵和源極上的電壓變化,實現對數據的寫入、擦除和讀取操作。閃存以其高性能、非易失性和便攜性等特點,在移動設備、數碼相機、U盤等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