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儀的工作原理


原標題:掃描儀的工作原理
掃描儀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 光學掃描
光源照明:掃描儀內部有一個可移動的光源(通常為長條形光源),它沿垂直方向(Y軸)掃過整個原稿。這個光源負責均勻照亮待掃描的稿件,無論是文字稿件、圖紙還是照片。
反射與聚焦: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線經反射后,穿過一個很窄的縫隙,形成沿水平方向(X軸)的光帶。這個光帶隨后經過一組反光鏡,由光學透鏡聚焦并進入分光鏡。
2. 光電轉換
分光與濾色:經過光學透鏡聚焦后的光線進入分光鏡,分光鏡將其分離成紅、綠、藍(RGB)三種顏色的光帶。這三種顏色的光帶分別照到各自的電荷耦合器件(CCD)上。
CCD轉換:CCD是一種能夠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感光元件。在掃描儀中,線性CCD被廣泛應用。它只在X軸方向上有感光單元,而Y軸方向的掃描則由掃描儀的機械裝置完成。CCD芯片上有許多光敏單元,它們可以將不同的光線轉換成不同的電荷,從而形成對應原稿光圖像的電荷圖像。
3. 模數轉換
A/D變換:從CCD獲取的電信號是對應于圖像明暗的模擬信號。這些模擬信號經過模數轉換器(A/D變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A/D變換器能夠將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離散的數字信號,例如將電壓變化表示為不同的數字等級。
信號傳輸:轉換后的數字信號通過串行或并行等接口傳輸到計算機中。掃描儀每掃一行就得到原稿X軸方向一行的圖像信息,隨著沿Y軸方向的移動,在計算機內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圖。
4. 圖像處理
計算機接收:計算機接收到來自掃描儀的數字信號后,可以使用專門的圖像處理軟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如裁剪、調整對比度、亮度等。
存儲與輸出:處理后的圖像可以保存為各種格式的文件,如JPEG、PNG、TIFF等,方便用戶進行查看、編輯或打印。
5. 關鍵技術元件
CCD:在掃描儀中起著關鍵作用,它將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CCD的性能決定了掃描儀在X軸方向的光學分辨率。
A/D變換器:將模擬電信號變為數字電信號,其性能影響到圖像的灰度等級和色彩深度。
6. 工作流程總結
準備原稿:將欲掃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鋪在掃描儀的玻璃板上。
啟動掃描:啟動掃描儀驅動程序后,內部光源開始掃描原稿。
光電轉換與模數轉換:光線經反射后形成光帶,經過光學系統聚焦、分光與濾色,照到CCD上轉換為電信號,再經過A/D變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
信號傳輸與圖像處理:數字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中,經過圖像處理軟件的處理后,保存為可查看、編輯或打印的文件。
通過以上步驟,掃描儀能夠高效、準確地將紙質文檔、圖片等轉化為數字圖像,方便用戶進行存儲、處理和傳輸。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