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敏電阻怎么測量好壞萬用表?


使用萬用表測量壓敏電阻的好壞,需結合其非線性電壓-電流特性,通過靜態電阻測量和動態特性驗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判斷。以下是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測量原理:理解壓敏電阻的特性
壓敏電阻的核心特性是:
正常電壓下(<標稱電壓V?mA):阻值極高(兆歐級),類似開路。
過壓時(≥V?mA):阻值急劇下降(毫歐級),形成“鉗位”保護。
失效模式:短路(阻值接近0Ω)或漏電(阻值降低但未完全短路)。
關鍵參數(以14N561K為例):
標稱電壓(V?mA):560V(1mA直流下測得的電壓)。
最大持續工作電壓(MCOV):約385V AC(長期可承受的最大電壓)。
漏電流(I?):在MCOV下應<50μA(具體參考手冊)。
二、萬用表測量方法:分步驟操作
方法1:靜態電阻測量(快速判斷開路/短路)
適用場景:快速檢測壓敏電阻是否明顯損壞(如開路或短路)。
工具:數字萬用表(帶電阻檔和二極管檔)。
步驟:
紅黑表筆分別接觸壓敏電阻兩引腳,觀察讀數。
正常情況:
異常情況:
顯示“OL”(超量程)或阻值>1MΩ(可能隨電壓波動略有變化)。
若用二極管檔,可能顯示“1”(開路)或無反應。
阻值接近0Ω:可能已擊穿短路(需更換)。
阻值固定且較低(如幾千歐至幾百千歐):可能內部漏電或老化。
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檔(Ω),選擇2MΩ或更高量程(因正常阻值極大)。
若萬用表有二極管檔(蜂鳴檔),也可嘗試(但結果僅供參考)。
斷電:確保電路無電源,避免觸電或損壞儀表。
選擇檔位:
測量:
局限性:
靜態測量無法反映壓敏電阻的非線性特性,僅能檢測極端故障。
方法2:動態特性驗證(模擬過壓測試)
適用場景:驗證壓敏電阻在過壓時的導通性能(需謹慎操作,避免損壞萬用表)。
工具:數字萬用表(帶電壓檔)、可調電源(或高壓電池組)、限流電阻(如10kΩ/0.5W)。
原理:
通過限流電阻向壓敏電阻施加接近標稱電壓的直流電,觀察其是否導通(阻值下降)。
步驟:
測試完成后立即斷開電源,避免長時間過壓損壞壓敏電阻。
從0V開始緩慢增加電源電壓,同時用萬用表監測壓敏電阻兩端電壓。
當電壓接近560V時,觀察電流變化:
電壓升至遠超標稱電壓(如700V)仍無電流變化:可能開路。
電壓未達標稱電壓即出現大電流:可能漏電或擊穿。
正常情況:電流突然增大(阻值下降),表明壓敏電阻導通。
異常情況:
將可調電源、限流電阻(串聯)與壓敏電阻連接成回路。
確保電源電壓可調范圍覆蓋壓敏電阻的標稱電壓(如0-600V)。
搭建電路:
逐步升壓:
安全斷電:
注意事項:
限流保護:必須串聯限流電阻,防止電流過大燒毀壓敏電阻或萬用表。
高壓風險:操作時需佩戴絕緣手套,避免觸電。
替代方案:若無高壓電源,可用9V電池+限流電阻模擬低電壓測試(但無法完全驗證標稱電壓特性)。
方法3:漏電流測試(間接判斷性能)
適用場景:檢測壓敏電阻在正常工作電壓下的漏電情況。
工具:數字萬用表(帶μA檔)、可調電源(或變壓器+整流電路)。
步驟:
將萬用表調至μA檔,串聯在電路中測量電流。
正常情況:漏電流應<50μA(具體參考手冊)。
異常情況:漏電流>100μA,可能漏電或性能退化。
將可調電源輸出調整為壓敏電阻的最大持續工作電壓(MCOV,如385V AC)。
若無交流電源,可用直流電源(需注意壓敏電阻的直流/交流特性差異)。
搭建電路:
測量漏電流:
局限性:
需精確控制電壓,操作較復雜。
三、常見故障與判斷標準
故障現象 | 可能原因 | 萬用表測量表現 |
---|---|---|
阻值始終為0Ω | 內部擊穿短路 | 電阻檔顯示0Ω或接近0Ω |
阻值始終極高(>10MΩ) | 開路或未觸發 | 電阻檔顯示“OL”或>1MΩ,動態測試無導通 |
漏電流超標 | 性能退化或受潮 | 漏電流測試>100μA |
標稱電壓偏差>20% | 老化或制造缺陷 | 動態測試中導通電壓偏離560V±10% |
四、安全注意事項
高壓風險:
壓敏電阻可能承受數百至數千伏電壓,測試時需嚴格遵守高壓操作規范。
使用絕緣工具,避免直接接觸帶電部分。
防靜電:
敏感型號(如小尺寸、高能量型)需佩戴防靜電手環,避免靜電擊穿。
替代測量:
若缺乏專業設備,建議通過測量靜態電阻和漏電流間接判斷狀態。
更換原則:
疑似故障的壓敏電阻應直接更換,勿嘗試修復(內部氧化鋅材料不可逆)。
五、總結:萬用表測量壓敏電阻的推薦流程
靜態電阻測量: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壓敏電阻阻值,正常應>1MΩ或顯示“OL”。
若阻值接近0Ω,直接判定為短路故障。
動態特性驗證(可選):
若靜態測量正常,但懷疑性能退化,可用可調電源+限流電阻模擬過壓測試。
觀察壓敏電阻在接近標稱電壓時是否導通。
漏電流測試(可選):
在最大持續工作電壓下測量漏電流,正常應<50μA。
綜合判斷:
結合靜態、動態和漏電流測試結果,確定壓敏電阻是否良好。
示例判斷:
若14N561K的靜態阻值為2MΩ,動態測試中560V時導通,漏電流為30μA,則判定為良好。
若靜態阻值為500kΩ,動態測試中700V仍不導通,則判定為開路或性能退化,需更換。
通過以上方法,可系統化地使用萬用表判斷壓敏電阻的好壞,確保電路安全運行。
責任編輯:Pan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