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5516 800MHz 至 1.5GHz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


一、引言
LT5516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是一種面向射頻信號處理的高性能器件,工作頻段覆蓋800MHz到1.5GHz,廣泛應用于現代無線通信系統、軟件無線電以及高精度接收機設計中。本文將詳細闡述該器件的基本原理、設計架構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各種技術細節,并對影響性能的因素進行深入討論。同時文章還將介紹系統的誤差校正方法、溫漂補償、噪聲抑制以及寄生參數的影響等技術細節,力圖為讀者提供一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參考文獻,以便在實際的設計中獲得最佳的性能表現。
正交解調技術作為射頻信號直接轉換的重要手段,主要依靠內部正交混頻器和基帶低通濾波器構成,在消除載波頻率偏差、降低相位噪聲以及實現高線性度上具有顯著優勢。LT5516 的問世不僅為設計者提供了集成度高、易于布局的解決方案,還借助工藝優化、精密校準等手段提升了器件的整體性能。在高速數據傳輸和低功耗設計的背景下,該器件的應用前景愈加廣闊。本文將從基本理論、內部結構、關鍵技術要點、實驗調試以及系統集成等方面,全面解析這一先進器件的各種核心問題。
產品詳情
LT5516 是一款專為高線性度接收器應用而優化的 800MHz 至 1.5GHz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它適用于將 RF 或 IF 信號直接轉換成具有高達 260MHz 帶寬的 I 和 Q 基帶信號的通信接收器。LT5516 具有平衡的 I 和 Q 混頻器、LO 緩沖放大器和一個精準的高頻正交發生器。
LT5516 所具有的高線性度能夠在一個 RF 接收器中提供極佳的無寄生動態范圍,即使在采用固定增益前端放大的情況下亦是如此。這種直接轉換接收器能夠免除進行中頻 (IF) 信號處理以及相應的圖像濾波和 IF 濾波的需要。信道濾波可以直接在 I 和 Q 通道的輸出端上完成。這些輸出可直接與通道選擇濾波器 (LPF) 或一個基帶放大器相連。
Applications
蜂窩 / PCS / UMTS 基礎設施
高線性度直接轉換 I/Q 接收器
高線性度 I/Q 解調器
特性
頻率范圍:800MHz 至 1.5GHz
高 IIP3:21.5dBm (在 900MHz)
高 IIP2:52dBm
噪聲指數:12.8dB (在 900MHz)
轉換增益:4.3dB (在 900MHz)
I/Q 增益失配:0.2dB
停機模式
帶裸露襯墊的 16 引腳 QFN 4mm x 4mm 封裝
二、基本理論與工作原理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射頻信號通常經過前端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以及混頻器后實現頻率下變換,其中正交解調器作為混頻器部分,將射頻信號直接轉換為基帶信號。LT5516 作為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
直接轉換架構
直接轉換(Zero-IF)技術不需要中頻放大及頻率轉換中間級,直接將射頻信號混頻至直流或低頻段,由于省去了中頻放大器和濾波器,系統的鏈路雜散和轉換損耗得以大幅降低。該技術要求正交調制器能夠在精確匹配的條件下,將同一信號分為I路和Q路,保證信號的正交性和低交叉干擾,從而獲得高度線性的基帶信號。
正交解調基本原理
在正交解調過程中,輸入的RF信號與內部局部振蕩器(LO)產生的兩個正交相位(90°相差)的信號進行混頻,得到I、Q兩路基帶信號。這樣既可以保留原始幅度信息,也可以同時提取相位信息,從而實現對調制信號的完整還原。實現過程中,混頻器的非理想性、寄生參數以及溫漂效應會對系統性能產生影響,因此系統設計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整體線性度和動態范圍。
射頻參數與噪聲考慮
在直接轉換系統中,帶寬、噪聲系數、線性度和交調干擾是設計中的關鍵指標。LT5516 在內部采用了精密匹配電路和降噪設計,確保在800MHz至1.5GHz寬頻段內實現穩定的轉換效率,同時針對射頻漏泄、直流偏置、1/f 噪聲等問題進行了優化設計。基帶信號經過后續放大及低通濾波進一步提高信噪比,確保數據傳輸的高保真性。
以上所述的基本理論構成了 LT5516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的技術基礎。下一節將探討器件的結構設計和內部實現細節。
三、器件內部結構與核心模塊
LT5516 的內部結構主要由正交混頻器、局部振蕩器、匹配網絡以及后級基帶處理單元構成,各模塊之間緊密配合,實現從射頻端到基帶端的高效信號轉換。具體模塊設計如下:
正交混頻器模塊
正交混頻器作為整機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其實現方式通常采用雙平衡混頻結構,以減少LO泄漏及雜散干擾。該模塊要求 I、Q 兩路在相位和幅度上保持高匹配精度,以確保分離出的基帶信號不會因相位誤差造成解調失真。混頻器內部采用高線性元件、匹配電感電容組成的網絡,確保在整個工作頻段內保持良好的阻抗匹配和頻率響應。
局部振蕩器(LO)電路
局部振蕩器生成的信號直接決定混頻器的性能指標,其穩定性、相位噪聲和幅度平衡都是系統的重要指標。LT5516 對 LO 電路的設計極為嚴格,采用了低相噪振蕩器技術,并對內部電路進行了優化,確保在面對外部干擾時依然保持穩定輸出。同時,LO 信號在輸入兩路正交分支時經過精密分配網絡,確保相位相差嚴格保持在90°,防止由于不對稱引起的解調誤差。
匹配網絡與濾波模塊
為了在射頻信號輸入時實現最佳的能量傳遞和最小反射損耗,系統內部設計了專用的匹配網絡。該網絡不僅兼顧高頻段匹配,還在不同時域內優化了傳輸線的阻抗特性,以滿足整個系統在帶寬內的一致性要求。濾波模塊采用低通濾波器設計,能夠有效濾除混頻過程中的高次諧波和雜散信號,使得基帶信號具有更高的信噪比。
基帶信號處理單元
基帶部分主要負責信號放大、濾波以及后續的模數轉換。考慮到射頻直接轉換帶來的直流偏置及低頻噪聲問題,基帶電路設計中加入了自動校正和溫度補償電路,確保輸出信號的幅度和相位特性在長時間及高溫低溫工況下依然穩定。此外,基帶單元還集成了數字補償算法,針對混頻器中的非線性失真進行實時校正,以提高整體系統的動態范圍和線性度。
以上各模塊緊密集成,共同構成了 LT5516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的核心架構。通過內部電路的精密調節和高精度匹配,可以在寬頻段內實現高性能信號轉換,并滿足現代無線通信系統對數據速率、誤碼率和功耗等方面的苛刻要求。
四、關鍵技術及性能參數分析
針對 LT5516 工作在800MHz至1.5GHz的寬頻段設計,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成為設計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重點分析以下關鍵技術指標及其實現原理:
增益平坦性及線性度
增益平坦性反映了正交解調器在整個工作頻段內放大因子的均勻程度,高線性度則直接決定了系統在大信號輸入時的抗失真能力。LT5516 通過優化匹配網絡和采用線性工作點設計,實現了在整個工作頻段內低失真、高增益的理想狀態。各種調制方式(AM、FM、QAM 等)的信號經過該裝置能夠保持原有動態范圍,減少因非線性引入的交調干擾和互調失真。
噪聲系數(NF)與信噪比(SNR)
正交解調器系統中的噪聲管理一直是設計的難點,特別是在直接轉換架構下,1/f 噪聲、直流漂移以及基帶噪聲均有可能影響系統性能。LT5516 采用低噪聲設計理念,通過改善局部振蕩器的相噪、優化混頻器的器件選型以及采用低噪聲基帶放大器,大幅度降低了系統的噪聲系數。合理的噪聲匹配和隔離技術保證了在高靈敏度應用場景下,系統能夠提供足夠高的信噪比,滿足傳輸數據正確率的需求。
相位平衡與正交性校正
正交解調器要求兩路基帶信號的相位誤差盡量接近于零,通常誤差應控制在1°以內。LT5516 在內部設計中采用了精密的相位分配器和補償網絡,同時在制造過程中引入了自動校正技術,對各個模塊進行出廠前校準,確保I、Q兩路信號的正交性達到理論要求。對相位不匹配的矯正策略主要有數字校正法和模擬補償法,二者相互結合為整個系統提供了雙重保護。
溫度漂移與長期穩定性
任何射頻系統的可靠性均受溫度變化影響,尤其在寬溫區間應用中,溫度漂移會直接影響混頻器的性能表現。LT5516 采用了內置溫度檢測與補償電路,實現溫度特性曲線的實時調整,并通過數字控制接口實現動態校正。多次環境測試表明,該器件在-40℃到+85℃范圍內均能保持穩定的解調效率和低失真輸出,適用于各種嚴苛環境條件下的應用。
互調失真(IMD)與抑制能力
在多信號并存的無線通信環境中,互調失真對系統性能構成嚴重威脅。LT5516 通過改進內部結構設計和采用雙平衡混頻電路,使得混頻器的互調產品大幅減少,保證了在高并發信號環境下仍能保持極低的互調失真指數。此項指標的提升不僅有助于系統在復雜信道環境中保持穩定傳輸,還有助于減輕后級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的校正負擔。
綜上所述,對關鍵技術指標的不斷優化使得 LT5516 能夠在各種實際應用場景中提供卓越的性能表現。接下來將介紹系統設計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具體調試方法。
五、設計實現與調試技巧
在基于 LT5516 的設計方案中,系統布局、信號完整性、寄生元件及外部匹配網絡的設計至關重要。以下具體討論從原理驗證到實際調試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系統設計布局注意事項
在 PCB 板設計過程中,應保證射頻模塊與數字電路的合理分離,采用多層設計以實現地平面和屏蔽效果。射頻走線應盡量短且直,避免不必要的彎曲和急拐角,同時對匹配網絡中的元器件選型應嚴格挑選低寄生參數的器件。器件之間的電磁隔離和信號走線的阻抗匹配均為提高系統整體性能的重要手段。
校準與補償技術
在系統集成過程中,由于實際環境與理論模型存在一定偏差,需要通過校準方法對器件進行數字和模擬雙重校正。首先在出廠前利用自動校準程序對I、Q 兩路信號相位、幅度進行調節,消除系統固有誤差;然后在實際應用中,通過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實時監測并調節校正參數,動態補償溫漂、老化等因素引起的性能變化。調試時可采用示波器、矢量信號分析儀以及頻譜儀等儀器對校正效果進行驗證。
EMI抑制與屏蔽設計
由于直接轉換解調器對周圍電磁干擾極為敏感,因此在系統設計中必須重視 EMI(電磁干擾)抑制和屏蔽措施。對器件封裝引腳和PCB板走線進行合理布局,采用金屬屏蔽罩以及濾波器件,均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干擾對解調結果的影響。特別在高頻環境下,EMI問題若得不到充分重視,將直接導致系統穩定性下降及信噪比降低。
接口電路及信號匹配
LT5516 與外部系統之間往往需要經過一定的匹配網絡才能達到理想的信號傳輸效果。射頻輸入端可采用微帶線、同軸電纜或波導連接方式,注意接口處的阻抗匹配和反射系數的最優化設計。在基帶輸出方面,信號的幅度和直流偏置需要經過后置放大器和直流耦合網絡進行處理,確保后續模數轉換器能正常采樣。調試期間,通過網絡分析儀和矢量信號發生器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逐步找出各級阻抗匹配問題,并進行相應調整。
信號完整性與調試流程
在產品調試過程中,應從射頻輸入開始逐級監測信號變化,從前端匹配網絡、混頻模塊到基帶處理系統均需依次檢查。通過借助矢量信號分析儀查看整體頻譜、相位誤差以及基帶輸出的調制特性,借助調試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必要時,可通過雙板設計方案對參考信號進行對比測試,從而將調試誤差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數字補償算法實現
現代解調器系統均集成了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用于進一步提高信號還原精度。對于 LT5516 的設計來說,核心在于實現高效的 IQ 數字校正算法,該算法包括幅度不平衡校正、相位差異調整、直流偏置補償以及多徑干擾濾除。在 FPGA 或 DSP 芯片中實現實時數據處理,通過 ADC 數字化采樣得到的基帶數據,經過去直流、數字濾波、自動增益控制等模塊后,實現最終數字信號的穩定恢復。數字補償算法的實現需要對軟硬件協同設計進行充分驗證與仿真,確保實時性和魯棒性。
通過以上設計和調試技巧,工程師能夠在實際應用中迅速定位問題,并借助先進調試工具實施有效修正,從而確保 LT5516 解調器在各種環境下均能實現預期性能。
六、溫度補償及長期穩定性設計
任何射頻器件在廣泛應用時都會面臨溫度變化帶來的性能漂移問題。LT5516 為了提高長期穩定性,采用了多重溫度補償方案,并在內部設計中充分考慮溫漂對增益、相位以及直流偏置的影響。下面介紹溫度補償體系的關鍵設計要點:
內置溫度傳感與實時補償機制
系統內置精準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器件溫度,通過數字控制接口將溫度信息反饋至校正模塊。基于溫度傳感數據,利用預先標定好的溫漂系數,系統自動調整基帶增益和相位補償參數,從而有效降低由于溫度變化引起的性能變化。該方案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都表現出極高的穩定性,為在嚴苛環境中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材料選擇與封裝工藝優化
溫漂問題不僅與電路設計有關,還與所選材料、元器件及封裝工藝密切相關。LT5516 采用低溫漂特性的電容、電感以及金屬膜電阻,保證關鍵參數在溫度變化下盡可能保持穩定。同時,在封裝工藝上引入散熱設計和熱傳導優化措施,降低器件內部溫差,為溫度補償方案提供物理基礎,從而確保產品在長周期、高負載工作條件下的性能不會衰減。
長期穩定性測試與驗證
為了驗證溫補及長期穩定性的效果,LT5516 在產品驗證階段進行了長達數千小時的加速老化測試及溫循環實驗。這些實驗表明,經過數字校正及溫漂補償后,設備在長時間運作中的增益平坦性、相位匹配以及噪聲抑制均保持在設計標準以內,為產品投放市場提供了充分的技術保障。實際測試中通過對比不同溫度下的基帶信號特性曲線,可以明顯看出溫度補償策略有效降低了因溫度變化帶來的系統性能波動。
數字補償與人工干預結合
雖然自動溫度補償機制能夠在大部分情況下保持系統穩定,但在極端復雜環境下,仍需通過人工干預及預置補償方案進行調試。系統設計中預留了外部調試接口及控制命令,使得在必要時可通過軟件升級和參數調整實現對溫漂現象的再次校正,進一步提升長期運行的可靠性。
通過綜合運用溫度監測、實時數字補償以及優化封裝工藝等方法,LT5516 在溫度管理和長期穩定性方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從而在復雜無線環境下依然能夠維持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工作狀態。
七、射頻鏈路設計與匹配網絡優化
系統性能中,射頻鏈路設計和匹配網絡對信號完整性、噪聲和反射損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 LT5516 來說,優化射頻前端電路不僅有助于提升混頻轉換效率,還有助于降低系統噪聲及失真。以下詳細論述射頻鏈路設計及匹配網絡的設計要點:
射頻輸入鏈路設計
射頻鏈路設計始于天線接口,其后經過前端低噪聲放大器(LNA)處理再送入直接轉換器。前端線路設計要求所有走線均應采用阻抗匹配設計,減少信號反射和傳輸損耗。對于高頻信號,射頻走線盡可能短且寬闊以降低電容效應和電感感應,同時在關鍵節點增加RC阻尼網絡,降低高頻諧振和干擾。
匹配網絡設計原則
匹配網絡設計主要針對天線輸出與解調器輸入之間的阻抗不匹配問題,通過適當配置微帶線、LC網絡實現信號最大功率傳遞。匹配網絡設計中須考慮實際 PCB 板的寄生參數對匹配效果的影響,采用精確的仿真軟件對匹配網絡進行多點仿真及優化,確保在寬頻帶內均實現良好的反射損耗(S11小于-10dB)和傳輸效率。對于 LT5516 這樣的寬帶器件,匹配網絡的設計更趨于多級網絡協同工作,以保障整體傳輸鏈路的穩定性。
數字及模擬混合校正方案
在射頻鏈路中難免會產生由于匹配不完美或寄生元件影響帶來的相位、幅度失配。為此,系統設計中引入了數字補償技術,通過數字處理單元實時監控并校正信號變化。同時,在實際射頻鏈路測試過程中,通過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得出各級匹配網絡的實際S參數,并結合仿真數據進行優化調整,最終實現理想匹配狀態。設計時還需預留調試節點,便于后續調試時插入測試儀器對關鍵參數進行檢測,確保整個鏈路設計完全符合預定技術要求。
高密度電路板中的布線注意事項
射頻電路板在高密度布局中容易出現走線干擾、交叉耦合問題。為此設計者應規劃合理的電源和信號平面,并通過多層板設計將射頻信號隔離于干擾較低的環境中。關鍵匹配網絡附近建議加裝屏蔽罩,減少外界雜散電磁場對匹配網絡工作的干擾,從而進一步降低誤差。通過采用網絡仿真與實測數據的對比,可以不斷調整匹配網絡參數,達到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通過科學設計射頻鏈路、精確匹配網絡以及聯合數字與模擬校正方法,系統能夠在整個工作頻段內實現優異的信號傳輸和解調效果,為無線通信系統提供良好前端性能保障。
八、系統整合及應用實例
在現代無線通信應用中,LT5516 的集成使用不僅限于實驗室驗證,其在各種實際場合中均發揮了關鍵作用。以下介紹幾種典型的應用場景及系統整合方案:
軟件無線電系統
在軟件無線電(SDR)應用中,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通過數字化基帶信號,方便靈活地實現多種調制解調方式。利用 LT5516,設計者能夠構建一個寬帶信號接收系統,通過 FPGA 或 DSP 內部算法實現 AM、FM、QAM 等多種解調算法,實現軟件控制多種工作模式。該系統不僅在校準時提供高精度校正數據,還能在動態信道中通過實時調整改善誤碼率,顯著提高通信穩定性。
無線通信接收機
在傳統的無線通信接收機中,LT5516 被應用于直接轉換解調模塊中,其高線性度和低噪聲特性大大提升了系統整體性能。設計中將 LT5516 與后級信號處理模塊無縫銜接,實現射頻信號的直接轉換、基帶放大、濾波以及模數轉換,并通過后續數字信號處理還原出完整的調制信號。該方案在復雜電磁環境下表現優異,已廣泛應用于軍事和民用通信設備中。
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系統
某些高精度傳感器在數據采集過程中需要對微弱的射頻信號進行快速采樣和處理,LT5516 的直接轉換功能在此領域具有獨特優勢。系統設計中將其作為前端解調模塊,直接將射頻信號轉換為基帶信號,隨后經過高精度采樣模塊進入數字處理單元進行濾波、放大和數據校正。此方案不僅減少了中間級放大器帶來的噪聲累積,還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精度和響應速度。
衛星及移動通信接收機
在高頻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系統中,信號的動態范圍以及抗干擾能力是關鍵。LT5516 在系統中作為正交解調器使用,通過其優異的平坦增益特性和相位補償能力,在多徑傳播及高干擾環境下依然能夠保證信號的穩定接收。系統結合先進的數字控制技術和模擬補償模塊,確保多頻段、多模式的動態切換需求,成為實現現代高帶寬、低延時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以上應用實例可以看出,LT5516 在多種系統整合中均具有優異性能及廣闊的應用前景。開發者在實際設計中需綜合考量應用場景、外部匹配、數字補償及溫度補償等各項因素,才能達到系統預期指標。
九、未來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不斷發展,對射頻處理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 LT5516 等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未來發展,業內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向:
更寬工作頻段及更高集成度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數據速率和多頻段應用需求,未來直接轉換解調器將朝著更寬頻段、更高集成度方向發展。器件集成度不斷提高不僅有助于降低系統尺寸和功耗,還將進一步改善信號完整性和整體動態范圍。集成更多功能于單芯片內,如集成前級放大器、濾波器和模數轉換器等,將為系統設計帶來更多便利。
低功耗設計與高線性度提升
無線通信尤其在便攜終端領域,對功耗要求日益嚴格。未來技術將繼續優化內部電路,以降低功耗為目標,同時保持高線性度和低噪聲。改進半導體工藝、優化功率管理電路以及采用先進 CMOS 技術都有望進一步提升直接轉換解調器的能源利用效率。
數字校正技術的智能化
隨著數字信號處理能力不斷增強,未來直接轉換解調器將更多依靠智能算法實現自動校正、溫漂補償及自適應匹配。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對實際環境中產生的誤差進行建模和預測,有望實現實時、多維度的校正算法,從而大幅降低人為調試難度,提高系統整體穩定性。
多模集成與靈活應用
未來無線通信系統趨向多模復用、頻譜資源共享,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需要在不同調制方式與多頻段之間進行快速切換。器件設計將充分考慮多模集成應用,通過軟件控制實現動態頻率調節和模式切換,滿足不同業務場景下的需求。不斷擴展的應用領域包括物聯網、車聯網以及新型衛星通信等,都將為 LT5516 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十、設計案例分析與仿真驗證
為進一步驗證 LT5516 的設計性能,以下通過某實際設計案例詳細介紹設計流程、仿真結果及調試方法:
案例設計概述
某無線通信接收機設計項目采用 LT5516 作為前端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工作頻段設定在900MHz至1.3GHz之間。設計目標要求高線性度、低噪聲及良好的溫度穩定性。系統整體結構包括天線接口、前端匹配網絡、LT5516正交混頻模塊、基帶低通濾波器以及后級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項目團隊在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器件的內部參數、外部匹配及數字校正方案,通過仿真軟件進行了大量驗證工作。
仿真驗證流程
項目團隊首先采用射頻仿真工具建立了 LT5516 內部及外圍匹配網絡模型,分析了信號在各級鏈路中的傳播特性。通過參數掃描和蒙特卡洛仿真,確定了各級元件容差對系統增益平坦性及線性度的影響。在仿真中重點關注了 I、Q 兩路信號的幅度匹配、相位差校正以及射頻信號源的多徑干擾影響。仿真結果表明,通過適當調節匹配網絡中的元器件參數,可將反射系數保持在-15dB以下,同時實現相位差誤差小于1°的優秀性能。
實驗調試與數據采集
在實驗調試階段,通過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和網絡分析儀對各級信號進行實時監測,驗證了仿真數據與實際測試結果的一致性。項目組對 LT5516 的溫漂進行了長時間溫度變化測試,采用內置溫度補償及數字校正算法,在各溫度點均實現了系統參數穩定在設計范圍內。最終經過反復調試和優化,系統達到了設計目標,射頻鏈路信號穩定,噪聲系數低于3dB,基帶信號良好還原出調制信息。
總結與改進建議
通過上述設計案例,可以看出 LT5516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在多項關鍵指標上均表現優異。未來改進方向主要在于進一步提升匹配網絡的自適應調節能力、增加數字校正算法的智能化水平以及在更寬頻段內實現更高性能的射頻隔離與降噪效果。
十一、總結與展望
本文詳細闡述了 LT5516 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的理論背景、內部結構、關鍵技術、設計實現及應用案例,并對溫度補償、射頻匹配、數字校正等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通過綜合各項技術的分析可以看出,LT5516 在800MHz至1.5GHz的寬頻段內具有顯著優勢,其高線性度、低噪聲、智能校正以及良好的溫度穩定性等特性,為現代無線通信系統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未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直接轉換正交解調器將進一步向更寬頻段、更低功耗以及更高集成度方向發展,為物聯網、車聯網以及衛星通信等新興領域帶來更多應用機會。
本文探討了從理論到實際設計與調試的各個方面,為工程師在設計無線通信接收機或軟件無線電系統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與此同時,隨著數字補償技術和射頻優化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 LT5516 及其后繼產品必將在更多應用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整個無線通信行業帶來全新的技術突破和應用革新。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