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計算機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機與外設以及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作用。以下是對串行通信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點
定義:串行通信是指通信雙方按位進行,遵守時序的一種通信方式。在串行通信中,數據是按位依次傳輸的,每位數據占據固定的時間長度。
特點:
傳輸線少:串行通信通常只需要少數幾條通信線路就可以完成系統間交換信息。
成本低:由于傳輸線少,所以串行通信的成本相對較低。
適用性廣:串行通信適用于近距離的人-機交換、實時監控等系統通信工作,同時借助于現有的電話網也能實現遠距離傳輸。
二、工作原理
數據格式:在串行通信中,每個數據字節通常包含起始位、數據位、可選的校驗位以及停止位。起始位表示數據字節的開始,數據位是數據字節的有效位,校驗位用于檢驗數據傳輸錯誤,停止位表示數據字節的結束。
同步方式:串行通信可以分為同步通信和異步通信兩種。同步通信需要發送端和接收端有共同的時鐘信號,而異步通信則通過起始位和停止位來實現數據同步。
數據傳輸:在異步通信中,發送端在發送數據字節前會先發送一個起始位,然后發送數據字節的每個Bit,最后發送一個或多個停止位。接收端通過檢測起始位的狀態轉變來同步接收數據。
三、應用領域
系統間通信:串行通信多用于系統間通信(多主控制系統)、設備間(主控設備與附屬設備)、器件間(主控CPU與功能芯片)之間數據的串行傳送。
計算機與外部設備:串口通信作為一種異步串行通信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在計算機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交互上,如打印機、掃描儀、RFID讀寫器、條碼掃描槍等設備。
工業自動化:串口通信在工業自動化中非常重要,用于控制和監控機器和生產線,連接各種傳感器、執行器和控制器,以實現高效的生產過程控制。
其他領域:串行通信還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計算機網絡(較早的計算機網絡中用于連接調制解調器)、科研設備(如示波器、頻譜分析器等)、汽車電子(如故障檢測和分析系統)等領域。
四、常見接口標準
RS-232:用于計算機與外部設備通信的標準串口協議,傳輸距離短,使用±3到±15V表示邏輯信號。
RS-422:差分信號接口,抗干擾性強,適合長距離通信,需要線driver和line receiver進行轉換。
RS-485:在RS-422基礎上增加了多點通信功能,支持多設備連接,可以實現一主多從的通信結構。
USB:通用串行總線,可以實現高速串口通信,USB轉串口芯片廣泛應用于各種外部設備的連接。
綜上所述,串行通信是一種簡單、經濟、實用的數據傳輸方式,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