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進程再提速,NI成立中國創新發展中心


原標題:本土化進程再提速,NI成立中國創新發展中心
NI(National Instruments)作為一家在自動化測試、測量和計算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公司,近年來在本土化進程上再提速,通過成立中國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等舉措,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并融入本地科技生態。以下是對NI成立中國創新發展中心的詳細分析:
一、成立背景與目的
隨著全球科技創新的加速和中國市場的崛起,NI看到了在中國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巨大潛力。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及合作伙伴,NI決定成立中國創新發展中心,旨在通過領先的自動化測試、測量和計算技術,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企業級數據鏈,夯實數字化轉型的底層數據平臺,從而加速原創技術的原型化驗證和商業化進程。
二、成立時間與地點
NI中國創新發展中心于2021年8月26日在上海正式成立。這一地點的選擇體現了NI對中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視,以及借助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資源和平臺優勢,推動本土化進程的決心。
三、主要職能與成就
技術創新與賦能:
中心致力于通過NI開放的技術平臺,提供原創技術的核心創新要素,融入中國本地創新體系。
累計賦能多家企業,其中包括多家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助力它們在各自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和創新發展。
人才培養與教育:
承擔科創人才培養的使命,通過產學研合作,與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等實體平臺,為前沿技術的科研人員提供軟硬件解決方案。
與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達成合作,探索擴大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覆蓋面,為青少年打開科技的大門。
生態合作與協同:
與政府、行業協會、投資機構等建立廣泛合作,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創新資源和全球創新網絡優勢,共同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市場的發展。
攜手新型研發機構共同發展,構建產學研合作橋梁,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
四、未來展望
NI中國創新發展中心的成立是NI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其全面融入中國本地科技生態、加速本土化進程的重要舉措。未來,中心將繼續發揮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優勢,深化與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隨著NI在中國市場的不斷深入和拓展,其本土化進程也將持續提速,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