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低功耗設計?看看如何解決寄存器傳輸功耗問題


原標題:在學習低功耗設計?看看如何解決寄存器傳輸功耗問題
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裸硅圓片上的金屬污染物對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準確檢測這些少量金屬污染物并找出其根源,通常需要采用多種互補性測量技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檢測裸硅圓片上少量金屬污染物的互補性測量技術:
一、全反射X射線熒光(TXRF)分析儀
原理:利用角度極小的X射線激勵拋光晶圓片表面,以獲得表面上的金屬污染物含量的映射圖。
應用:能夠精確測量晶圓片表面的金屬污染物含量,并生成清晰的映射圖,有助于確定污染物的分布和濃度。
二、氣相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VPD-ICPMS)
原理:通過電離使樣品離子化,并使用質譜儀分離離子,進行量化分析,以檢測含量極低的金屬和幾種非金屬。
應用:能夠檢測晶圓片上極低含量的金屬污染物,并確定其種類和含量。在熱處理后,該技術可用于進一步驗證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
三、表面光電壓(SPV)方法
原理:一種非接觸式技術,其原理是分析在表面電壓中照明引起的電荷。表面電荷和照明都可以測量表面電壓、氧化物厚度、界面陷阱密度、移動電荷、少數載流子擴散長度和產生壽命。
應用:可用于檢測晶圓片表面的金屬污染物對表面電壓和少數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參數的影響。在熱處理后,該技術可用于觀察污染物的擴散和分布情況。
四、微波檢測光電導衰減(μ-PCD)載流子壽命測量法
原理:一種非接觸式方法,在芯片制造過程中,用于晶圓來料檢查、質量控制和過程監測。該方法用激光脈沖照射硅氧化層,產生電子空穴對,以此表征載流子復合壽命。使用微波信號可以監測衰減載流子的濃度瞬變。
應用:可用于評估晶圓片上的金屬污染物對載流子復合壽命的影響,從而間接反映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情況。
五、動態二次離子質譜(DSIMS)
原理:可以分析材料從表面到100微米深度或更深的元素組成。該方法使用連續聚焦的一次離子束濺射樣品表面,從被濺射脫落的離子化材料中提取部分樣品,放到雙聚焦質譜儀中,使用靜電和磁場根據離子的質荷比分離離子。
應用:能夠分析晶圓片從表面到深層的元素組成,包括金屬污染物的分布和深度信息。這對于確定污染物的來源和擴散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六、其他技術
KLA 2367檢查工具:用于掃描缺陷后的特征,顯示缺陷程度和映射圖,檢測尺寸限制在0.16μm以上。該缺陷檢測工具目前使用的是裸片對裸片比較方法。
橢偏法:一種無損測試方法,主要用于確定Bulk體區材料的光學指標和襯底上沉積或生長的薄層(小于或等于5nm)的厚度均勻性。
光致發光(PL)光譜技術:是研究半導體和半絕緣材料的本征和非本征電子結構的技術,有助于確定雜質含量,識別缺陷復合物,測量半導體的帶隙。
七、互補性測量的重要性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金屬污染物的種類、含量和分布可能因工藝條件、設備狀態和原材料質量等多種因素而異,因此單一測量技術往往難以全面準確地反映污染情況。因此,需要采用多種互補性測量技術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
例如,在檢測鎳擴散污染時,可以先使用缺陷檢測設備發現晶圓片上的缺陷特征,然后通過快速熱氧化(RTO)處理和SPV測量方法確定污染區域,最后使用VPD-ICPMS測量技術確定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在檢測鉻污染時,則可以結合TXRF、VPD-ICPMS和DSIMS等多種技術進行分析和驗證。
綜上所述,用于檢測裸硅圓片上少量金屬污染物的互補性測量技術包括TXRF、VPD-ICPMS、SPV、μ-PCD、DSIMS等多種方法。這些技術各具特點,相互補充,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晶圓片上的金屬污染情況,為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工藝改進提供有力支持。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