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數字化供應鏈”


原標題:分銷商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的必要性在哪里?
供求信息的不對稱,讓電子元器件市場“漲價”“炒貨”行為頻發,這引發了諸多分銷商的高度重視。如何借助“數字化”手段消除交易“灰色地帶”,讓供應鏈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是很多分銷商正在摸索的方向!本期,《國際電子商情》將重點探討分銷商如何打造自己的數字化供應鏈。
何為數字化供應鏈?
在MHI新一代供應鏈2017年度調研報告中,80%的被訪者認為數字化供應鏈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將成為主宰模式。
“數字化供應鏈”是利用AI、大數據、物聯網等網絡技術手段,通過對平臺數據的綜合分析,幫助企業做出前瞻性決策及有效規避經營風險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數字化供應鏈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數據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里的“數據”不僅包含企業內部各業務間的數據交付,還包含與供應商、分銷商以及終端客戶等數據的互聯互通。
據統計,隨時在線供應鏈與傳統供應鏈相比能提升銷售業績1-4%,降低生產成本5-10%,降低庫存20-30%。
具體而言,企業通過對客戶的需求數據、供應商數據及自己內部的交易數據進行數學模型進行分析,能獲得更加有效的行情預測、更有前瞻性的風險管理。同時,在實時物流運輸上,還會用到機器人、無人機、3D技術等,使人工工作轉變為機器或計算機替代作業。
可以看到,數字化供應鏈信息是更加透明和扁平化的。相較于傳統供應鏈,數字化供應鏈深入挖掘龐大的數據庫所隱藏的信息,進一步預測客戶的需求,并提供更為科學的采購決策。
數字化供應鏈的利好在于,它從環環相扣的“鏈狀”架構轉變成“網狀”,它不會因供應鏈出了一點狀況而斷鏈,反而能及時從供應網內調配資源,從而實現更加高效的內外部響應速度,給企業帶來利益。
拍明芯城創始人兼CEO夏磊表示贊同:“傳統的分銷供應鏈是單向傳導鏈式結構,若鏈中某個企業出現了問題,上下游企業受到波及,大多數企業可能并不知情。而在數字化供應鏈中,信息開放透明,對于鏈中問題不僅企業能快速知情,還能協同快速處理掉問題,提高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建立“數字化供應鏈”的必要性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早在多年前,有前瞻意識的分銷商都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對客戶需求的了解,為自家的采購、備貨策略提供參考,還能給予IC設計原廠和方案商的產品設計提供建議,加固了同它們的關系。
在采訪中,諸多分銷商都表示,建立數字化供應鏈是必要的。當前,整個供應鏈受到疫情影響而陷入“停擺”狀態,對于未來的供需方向難以準確預測,更加突顯出分銷商建立數字化供應鏈的迫切性。
拍明芯城夏磊同樣認為,迫切性源自客戶端需求的“碎片化、多樣化與定制化”。打造數字化供應鏈旨在實現按需生產并快速交付,鏈內企業憑價值貢獻獲利與生存。
拍明芯城創始人兼CEO 夏磊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拍明芯城獲取數據的手段有:上游供應商開放API數據接口、會員發布的信息、多年來的數據沉淀、團隊搜集與整理等,公司以合法合規為前提,在軟件設計時更廣泛的設置數據采集節點,輔以一定程度的AI技術,數據庫分層分結構已超過2000萬,正在進行數據標準化和訓練自我學習功能。
在很多分銷商看來,在當前這個競爭激烈、速度為王的時代,數字化供應鏈的建立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從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進而及時了解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變化,逐漸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優勢。
“智能BOM”的高效選型
數字化供應鏈離不開“智能BOM”這一特殊的交易工具,它既能幫助客戶一鍵導入訂單需求,還可以助其在線產品選型及庫存、價格查詢等。目前很多線上分銷平臺都有智能BOM工具,其各自差異化優勢如何?
“從實現消費者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柔性生產來看,智能BOM需實現多BOM協同、采購風險預警和最優采購,在導入大訂單前的研發階段就能引導設計優化是智能化核心,并具備市場庫存和行情監控預警,才能稱得上數字化供應鏈。”拍明芯城強調夏磊說。
挑戰與突破
事實上,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目前還沒有一家分銷商建立起真正完整的數字化供應鏈,比如獲取數據的渠道和途徑,因各平臺之間的是封閉且獨立的,難以全面收集數據,而且數據庫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需要不斷去完善的過程,可見其中面臨不小的挑戰。
事實上,數字化供應鏈之所以艱難,是因為它對單個分銷商來說,要將自己的產品進行線上分銷需要巨大的成本,同時它自己也需要廣泛理解相關的技術,才能有實現的可能。因此,并非每個分銷商都有能力去完整創建一條數字化供應鏈。
數字化供應鏈應包含應用驅動、更廣泛的鏈接與協同、端到端可視化、新興技術的應用、軟件快速迭代、協同創新等要素。拍明芯城夏磊表示,從無到有搭建一個數字化供應鏈平臺,首先需打造能深耕和服務產業鏈的團隊,從產品經理、軟件開發、算法、風控、運維、業務等,由內而外實現數字化、軟件系統化管理。
在夏磊看來,線上分銷商更容易切入,數字化供應鏈有個特征是供應鏈實時在線,線上化做得好事半功倍。數字化供應鏈能讓上下游企業共享信息,降本增效,風險預知和管控更及時等利好。
搭建一個數字化供應鏈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主要成本是研發成本和提升用戶體驗的整體運維成本,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情況。夏磊坦言,拍明芯城的軟件對客戶免費,堅持零差價撮合交易的模式,已成為中立的第三方服務平臺,在建的行業風控模型,已應用到供應鏈客戶的訂單融資。而未來商業模式的創新,依賴于數據挖掘、分析和應用,擁有無限可能性和延展性。
數字化供應鏈將引領未來發展趨勢,軟件定義供應鏈是數字化供應鏈的重要特征,建立真正完整的數字化供應鏈,需自下至上的軟件頂層設計與持續迭代,應用需求驅動是第一要素,這也是滿足最終實現柔性化、智能化、按需生產的前提。
“分銷商本就處于元器件流通領域的中間層,鏈接上游原廠或代理商和下游終端用戶,承擔庫存備貨、賬期、技術支持、物流配送、產品線管理與推廣等職責,但現今的分銷商通常以采購進銷存、ERP、CRM等軟件實現貨物、客戶或公司的管理,內外協同的數據或沒有采集完整,或割裂存在。”夏磊強調,產品數據、庫存數據、詢報價數據、行業數據、交易數據、客戶數據、生產數據等是數字化供應鏈的核心,行業風控模型、預測模型、決策模型等是基于數據智能化分析的結果。
總之,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智能化、云計算、移動及社交技術、大數據分析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必將加速驅動企業去實現應需而變的數字化供應鏈。
責任編輯:Waedon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