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公司宣布推出可增強功能、性能和易用性的無混疊ADC


原標題:ADI公司宣布推出可增強功能、性能和易用性的無混疊ADC
一、無混疊ADC的核心突破:從“抗混疊濾波”到“原生信號保真”
傳統ADC(模數轉換器)需依賴外部抗混疊濾波器(AAF)抑制高頻噪聲,避免信號頻譜混疊(Aliasing)導致失真。AD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無混疊ADC通過架構創新與算法融合,徹底顛覆這一設計范式,實現三大核心優勢:
1. 架構創新:Δ-Σ調制器+數字濾波器重構
高階Δ-Σ調制器(5th-Order及以上)
過采樣率(OSR)提升:典型OSR≥256,將量化噪聲功率推至高頻段(遠超信號帶寬),通過噪聲整形(Noise Shaping)使帶內噪聲降低40dB以上;
示例:24位Δ-Σ ADC(如AD7768)在1kHz帶寬下,動態范圍(DR)達120dB,較傳統SAR ADC(如ADS1256)提升20dB,等效于人耳可感知的10萬倍信號細節差異。
數字抽取濾波器(Decimation Filter)
可編程低通濾波:用戶通過寄存器配置截止頻率(如10Hz-24kHz),替代傳統模擬AAF的固定截止頻率,避免相位失真;
級聯積分梳狀(CIC)濾波器:通過硬件加速實現實時濾波,延遲<100μs,滿足工業控制(如電機調速)的快速響應需求。
2. 性能躍升:信噪比、帶寬與功耗的三角平衡
指標 | 傳統ADC(帶AAF) | ADI無混疊ADC | 提升幅度 |
---|---|---|---|
信噪比(SNR) | 98dB(24位) | 112dB(24位) | +14dB |
有效位數(ENOB) | 16位 | 18.5位 | +2.5位 |
功耗 | 50mW(24位) | 15mW(24位) | -70% |
帶寬 | 10kHz(需復雜AAF) | 100kHz(無需AAF) | ×10倍 |
相位失真 | ±0.5°(模擬濾波器) | ±0.05°(數字濾波) | ×10倍精度 |
關鍵技術突破:
動態帶寬調整:通過SPI接口實時切換濾波器帶寬(如從1kHz切換至10kHz),適應多速率信號采集場景(如音頻處理+振動監測);
超低功耗設計:采用亞閾值邏輯電路(Subthreshold Logic),在0.8V供電下仍可維持18位ENOB,滿足物聯網(IoT)設備5年電池壽命需求。
3. 易用性革命:簡化設計、降低成本與加速開發
無需外部濾波器:
BOM成本降低:以醫療ECG設備為例,取消2階RC濾波器可節省; 38.4
PCB面積縮減:濾波器元件(電阻、電容)占用面積減少60%,適配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環)的微型化需求。
即插即用配置工具:
ADI SigmaStudio圖形化界面:拖拽式設置采樣率、濾波器類型(如FIR/IIR)、增益等參數,開發周期從2周縮短至2小時;
自動校準算法:內置ADC失調、增益誤差補償,無需外部精密基準源,生產測試時間減少80%。
跨平臺兼容性:
SPI/I2C/UART多接口支持:兼容STM32、ESP32等主流MCU,無需額外接口轉換芯片;
Linux/Windows驅動庫:提供HAL庫與示例代碼,支持Raspberry Pi、NVIDIA Jetson等邊緣計算平臺快速集成。
二、典型應用場景與行業價值
1. 工業物聯網(IIoT):預測性維護與高精度控制
振動監測:
痛點:傳統方案需在電機軸承旁部署模擬AAF,易受溫度漂移影響,導致頻譜泄漏;
解決方案:AD7768-1(24位無混疊ADC)直接采集加速度計信號,通過數字濾波器提取10kHz以內諧波分量,故障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5%。
伺服電機控制:
需求:需在100μs內完成電流環采樣與PID計算;
優勢:AD4130-8(8通道無混疊ADC)支持同步采樣,相位延遲<50ns,滿足EtherCAT實時總線要求。
2. 醫療電子:便攜化與高精度診斷
便攜式超聲:
挑戰:傳統探頭需集成模擬濾波器,導致體積>50cm3;
突破:AD9637(14位無混疊ADC)采用QFN封裝,面積僅4mm×4mm,支持128通道并行采集,探頭體積縮小至20cm3,分辨率達0.1mm。
腦電(EEG)監測:
需求:需抑制50Hz工頻干擾,同時保留δ波(0.5-4Hz)信號;
方案:ADAS3022(16位無混疊ADC)配置50Hz陷波濾波器+0.5Hz高通濾波器,共模抑制比(CMRR)>120dB,偽跡降低90%。
3. 汽車電子:自動駕駛與車聯網
激光雷達(LiDAR):
痛點:模擬AAF在-40℃至+125℃溫漂導致距離測量誤差>5%;
改進:AD7779(24位無混疊ADC)內置溫度補償算法,距離測量精度<1cm,滿足L4級自動駕駛要求。
車載音頻:
需求:需同時處理語音(300Hz-3.4kHz)與警報聲(8kHz-16kHz);
方案:ADAU1466(集成無混疊ADC的音頻DSP)通過動態濾波器切換,實現雙頻段無損處理,信噪比達108dB。
三、技術對比與選型指南
1. 與傳統ADC+AAF方案對比
維度 | 傳統方案 | ADI無混疊ADC | 勝出理由 |
---|---|---|---|
成本 | 高(外部濾波器+精密電阻) | 低(單芯片解決方案) | BOM成本降低40% |
尺寸 | 大(濾波器占PCB面積>30%) | 小(單芯片封裝) | 體積縮小70% |
開發周期 | 長(需仿真/調試濾波器) | 短(圖形化配置) | 開發效率提升10倍 |
環境適應性 | 差(模擬濾波器溫漂嚴重) | 優(數字濾波無溫漂) | 工業級溫度范圍(-40℃~+125℃) |
信號完整性 | 中(模擬濾波器相位失真) | 高(數字濾波線性相位) | THD+N<0.001% |
2. 選型關鍵參數
分辨率與帶寬:
高精度低速:AD7768(24位,100kHz帶寬),適合壓力/溫度傳感器;
高速中精度:AD9265(16位,125MSPS),適合雷達信號處理。
接口與功耗:
低功耗IoT:AD4020(18位,1.8V供電,50μW功耗),電池壽命延長5年;
高速同步:AD9680(14位,500MSPS,8通道同步),適配相控陣雷達。
特殊功能:
內置PGA:AD7124-8(24位,可編程增益1-128),簡化傳感器接口設計;
抗混疊保護:AD4134(內置50Hz/60Hz陷波器),專為電網監測優化。
四、客戶價值與實施路徑
1. 適用客戶類型
高優先級:
工業自動化、醫療設備、汽車電子等對精度、成本、開發周期敏感的行業;
需多通道同步采樣或動態帶寬調整的復雜系統。
低優先級:
僅需基礎信號采集的低速場景(如溫濕度監測);
對功耗不敏感的大型設備(如服務器監控)。
2. 實施步驟
需求定義:
明確關鍵指標(分辨率、帶寬、通道數、功耗);
評估現有模擬濾波器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如相位失真、溫漂)。
器件選型:
工業控制:AD4021(18位,200kSPS,內置診斷功能);
醫療影像:ADAS3023(16位,8通道,符合IEC 60601標準);
汽車雷達:AD9094(14位,1GSPS,支持JESD204B接口)。
系統集成:
在MCU中配置ADC寄存器(如采樣率、濾波器系數);
通過ADI CrossCore Embedded Studio調試數字信號處理算法。
驗證與優化:
使用ADI提供的FFT分析工具驗證頻譜純凈度;
通過蒙特卡洛仿真評估器件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3. 成本與收益測算
直接成本:
無混疊ADC芯片價格: 50(依分辨率與帶寬);
傳統方案總成本(含濾波器): 100。
隱性收益:
開發成本節省:減少濾波器仿真/調試時間,單項目節省; 50,000
市場競爭力提升:產品上市時間縮短3-6個月,搶占市場先機。
五、未來展望:ADC技術的“三化”趨勢
智能化:
AI驅動的動態配置:通過機器學習自動優化濾波器參數,適應復雜電磁環境;
自診斷功能:檢測ADC內部故障(如時鐘失鎖、增益誤差)并觸發冗余備份。
集成化:
傳感器+ADC+MCU單芯片:如ADuCM355(集成生物電勢ADC與ARM Cortex-M3),簡化可穿戴設備設計;
光子ADC:利用光子技術突破電子ADC的帶寬瓶頸(>100GHz),滿足6G通信需求。
綠色化:
能量采集供電:從環境光、振動中獲取能量,支持ADC永久運行;
低電壓設計:0.5V供電下仍維持16位ENOB,適配納米級CMOS工藝。
六、總結:ADI無混疊ADC的三大核心價值
性能顛覆:24位ADC實現112dB SNR與18.5位ENOB,定義高精度采集新標準;
成本革命:單芯片替代復雜濾波電路,BOM成本降低40%,開發周期縮短10倍;
場景全覆蓋:從工業物聯網到醫療電子,提供跨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
直接結論:
對于高精度測量、多通道同步、嚴苛環境適應性等需求,ADI無混疊ADC是成本效益比最優的選擇,其性能、成本與易用性優勢遠超傳統方案。建議客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對應型號,并利用ADI提供的開發工具加速產品上市。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