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言“十四五”規劃:北京要以IC及IC裝備技術產業為突破口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言“十四五”規劃:北京要以IC及IC裝備技術產業為突破口
一、背景與核心問題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加劇
美國、歐盟、日本等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歐洲芯片法案》等政策,加大對本土IC(集成電路)及裝備產業的補貼與保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面臨重構風險。
中國IC產業自給率不足20%(2023年數據),高端芯片(如7nm以下制程)及裝備(如EUV光刻機)仍依賴進口,存在“卡脖子”風險。
北京的戰略定位與資源優勢
科技資源密集:聚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等頂尖科研機構,以及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龍頭企業。
政策支持力度大:北京“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IC及裝備產業是重點方向。
市場需求旺盛:京津冀地區集成電路消費占全國30%以上,但本地化供給不足。
二、院士建言的核心邏輯
以IC及IC裝備技術產業為突破口,實現“技術-產業-生態”三位一體突破
技術突破: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裝備領域:突破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等核心設備,尤其是28nm以下制程的國產化。
材料領域:發展光刻膠、大硅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鎵)。
設計領域:支持RISC-V架構、EDA工具等自主化,減少對ARM、Synopsys等海外技術的依賴。
產業突破: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生態
龍頭企業牽引:支持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擴大產能,形成“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一體化布局。
中小企業孵化:依托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等平臺,培育1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應用場景驅動:推動IC技術在5G通信、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生態突破:打造創新要素集聚高地
人才引育:設立“集成電路卓越工程師學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培養10萬名產業人才。
資本賦能:設立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支持初創企業融資與并購。
國際合作: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與ASML、應用材料等國際企業開展技術合作。
三、實施路徑與政策建議
短期(2024-2025年):夯實基礎,突破“卡脖子”環節
對關鍵設備研發給予30%以上的財政補貼;
對首臺(套)裝備采購給予稅收減免。
推動28nm光刻機、12英寸大硅片量產;
建設國家級EDA創新中心,實現部分工具國產化替代;
培育5家以上營收超百億元的IC裝備企業。
重點任務:
政策工具:
中期(2026-2027年):構建產業集群,提升國際競爭力
對并購海外企業給予貸款貼息;
對出口企業給予匯率風險補償。
建成3-5個國家級IC產業基地,形成“一核多園”布局;
推動14nm及以下制程量產,國產化率提升至40%;
支持企業并購海外技術團隊,快速補齊短板。
重點任務:
政策工具:
長期(2028-2030年):引領全球技術變革,打造“中國芯”品牌
設立國家級IC產業創新聯合體;
對顛覆性技術給予“一事一議”支持。
突破EUV光刻機、第三代半導體等前沿技術;
培育2-3家全球TOP10 IC企業;
推動中國標準成為全球IC產業新規則。
重點任務:
政策工具:
四、挑戰與應對策略
技術挑戰:EUV光刻機等核心設備研發周期長、投入大
應對:聯合中科院、清華、華為等組建“國家隊”,采用“揭榜掛帥”機制,集中攻關。
人才挑戰:高端人才短缺,流失風險高
實施“集成電路人才安居工程”,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
設立“院士工作站”,吸引海外頂尖人才兼職。
應對:
市場挑戰:國際競爭激烈,本土企業市場份額低
通過政府采購、首臺(套)政策扶持本土企業;
推動京津冀地區建立“國產IC優先采購目錄”。
應對:
五、預期成效與戰略意義
經濟價值
到2030年,北京IC及裝備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帶動全國產業規模超2萬億元。
戰略價值
實現高端芯片及裝備自主可控,保障國家信息安全;
推動中國從“IC消費大國”向“IC強國”轉型,提升全球產業鏈話語權。
社會價值
創造50萬個以上高技術崗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
六、總結
北京以IC及IC裝備技術產業為突破口,是應對全球科技競爭、保障產業鏈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技術攻關-產業集群-生態構建”三位一體戰略,北京有望在“十四五”期間實現IC產業跨越式發展,為全國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變革貢獻“中國方案”。
關鍵行動建議:
立即啟動“EUV光刻機聯合攻關計劃”;
設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特區”;
推動京津冀地區建立“國產IC應用示范區”。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